以普度公為主祀的廟宇

彰化縣北斗鎮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

彰化縣北斗鎮

以普度公為主祀的廟宇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

2023-10-11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主祀神為福德正神,為北斗街內規模最大的土地公廟。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相傳初建於康熙58年(西元1719年),北斗建街後,地方仕紳將原有的小祠整建為較有規模之土地公廟,主祀東西南北中五方土地神祇,地方耆老俗稱:北斗閣街福德正神。

〈東螺西保北斗街碑記〉記載:「其北一段,中建天後宮(奠安宮),南向;西北建土地祠(開基祖廟福德祠),所以崇明祀、庇民人,禮至重也。」從中可知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與奠安宮乃是北斗建街時籌畫的指標性廟宇,具有相當的歷史定位。

嘉慶13年(西元1808年),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配合北斗建街而進行修建;大正6年(西元1917年)因年久失修,北斗街保正張軒主持整修,同年竣工;民國65年(西元1976年)在奠安宮管理委員會主委陳兆禎的倡議下,再次整修,完成今日所見廟貌,民國99年(西元2010年)登錄為彰化縣歷史建築。

北斗開基祖廟福德祠為單進單開間建築,於近年新設一座牌樓,並有一座金爐。廟埕作為戶外開放空使用,其功能可充當地區性逢節集體祭祀場所,或是作為宗教活動交陪用途之空間。拜亭為單開間立柱,三面透空有頂蓋之空間,面闊4.17公尺、縱深2.98公尺,屬於半戶外空間,其內放置天公爐。

正殿帶拜亭屋頂採硬山式設計,正殿與拜亭交接界面施作天溝處理;另於山牆位置,使用金形馬背,屋面則鋪設琉璃瓦。由正殿之墀頭收邊方式可觀察出,拜亭並非與正殿同時期所興建,且因興建拜亭緣故,正殿龍虎邊原有拱門以磚材進行封閉;拜亭為單開間立柱,三面透空有頂蓋之空間,拜亭柱原有抿石子面在民國65年(西元1976年)進行修復時被漆上了紅色油漆。

相關文章

2023-11-03

烏溪後因泥沙淤積、河川改道,加上日據時期,基隆和高雄為台灣主要對外貿易口岸,和台中政經遂移往今台中車站,讓曾日正當頭的大里,也邁向黃昏,如今來此僅保留當年匯聚南來北往的大里杙站、和長約兩百公尺紅磚道鋪建的大里老街,老街上僅剩以慶源堂為主老屋,當年木造建築結構,其餘已不見當年繁華痕跡。

2023-11-03

北埔老街位於臺灣新竹縣北埔鄉,是一個充滿濃厚歷史和文化氛圍的古老街區。這個地方包括北埔街、廟前街、南興街、城門街等街道,擁有許多古蹟,如金廣福公館、天水堂、姜阿新洋樓、北埔慈天宮、北埔忠恕堂等,這些古蹟見證了當地的歷史和文化。此外,北埔老街也以其特產而聞名,包括柿餅、柿乾、芋仔番薯月餅、膨風茶(東方美人茶)和客家擂茶等美食,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品味。

2023-10-31

石碇老街是石碇地區最早發展的區域,以石砌橋墩所搭成的萬壽橋劃分成東西兩街,西街發展較早,早期以製造及買賣大菁、茶葉為主,房屋以當地石頭為主要建材所建築石頭屋;東街傳說則是乞丐的聚集住所,素有乞丐寮之稱。但目前東街的人口比例漸比西街多,並逐漸取代往日的西街,為石碇區較繁榮的地方。這裡的百年豆腐店、特殊的吊腳樓建築以及不見天街,都是遊客必到的景點。老街裡的百年老鐵舖,叮叮噹噹的打鐵聲,則為老街更添一份古樸的風采。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