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地的守護

金門縣金城鎮

後浦武廟

後浦武廟

金門縣金城鎮

戰地的守護

後浦武廟

2023-10-11

後浦武廟位於金城鎮內,在地居民稱為「內武廟」、「後浦關帝廟」,供奉主神為關聖帝君,並祀有關平、周倉神像;民國後,也依各地武廟之例,增設岳武穆神位供奉。

相傳後浦武廟創建於明永曆6年(1652),為鄭成功在後浦訓練水師時所興建,後於道光30年(1800)重建。根據金門在地刊物《顯影》月刊報導,曾在民國14年(1925)做為公立女學校舍而斷絕香火,關聖帝君的神像暫時移往北門上帝宮存放。

其後,全國各地興起破除迷信之風,許多廟宇和神像都被破壞損毀,民國19年(1930),武廟遭毀損。民國38年(1949)做為軍政府和戰地政務委員會之民用物資供應處及稅捐處辦公場所使用,直到民國72年(1983),才歸還給武廟管理委員會,並於民國73年(1984)由地方仕紳合力出資重修,民國76年(1987)又再度重修,以鋼筋混凝土仿木構造為主而成為今日武廟之面貌。


歷經多次重建,武廟中所留存之古物並不多,其中以正殿臺基前石階中央的斜面石塊「御路石」最具特色。


後浦武廟建築平面格局為二落大厝,前有一矮牆作前埕,與道路區隔。建築本體牆身材料主要為磚牆和平砌石牆,烟板以磁磚做萬字不斷紋,兩側大規壁做八字規,脊墜則以泥塑彩繪及交趾陶進行裝飾。屋頂裝飾為福祿壽三公獨坐脊央,並加飾剪黏及彩龍、鳳凰及人物題材於周邊。



建築正立面分頂堵、水車堵、身堵及龍虎堵;鏡面牆兩側水車堵為立體泥塑,身堵及龍虎堵皆以石材浮雕,窗飾部分則為傳統螭虎團爐及吉祥裝飾,亦以石材浮雕而成。正門前有石獅一對,門楣上高掛「聖旨」牌匾,彰顯著武廟祭祀被清代朝廷列為官方祀典的殊榮,其上方頂堵則掛有「武廟」匾額。

相關文章

2023-10-31

善化老街是位於台灣台南市善化區的古老街區。這個地區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建築和傳統文化特色,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參觀。善化老街的街道狹窄,兩旁有許多傳統的店舖,販售各種手工藝品、特色小吃和紀念品。遊客可以在這裡品味台灣傳統的美食,感受古老文化的氛圍。

2023-11-01

坪林老街整條街道約200公尺,以當地人信仰重心的「保坪宮」為中心點,沿街有糊紙店、賣豆腐的小吃攤、五金雜貨行、茶莊,包含聞名全台灣的「坪林包種茶」。老街上的店家都是結合了坪林在地的茶文化,他們使用包種茶做出各樣創意小吃,像是茶粿、茶饅頭、茶牛軋糖、茶油麵線等等。另外坪林的豆腐也很有名,使用在地山泉水,做出甘甜美味的豆腐料理。來到坪林老街,一定要來試試茶料理和豆腐,絕對讓你大飽口福。

2023-11-03

美濃區位於高雄市東北隅,是一個民風純樸的客家小鎮。這個區域東鄰六龜、東南鄰屏東縣高樹、南鄰屏東縣里港、西鄰旗山,北鄰杉林。美濃擁有廣大的良田,總面積約有4000公頃,孕育出南台灣穀倉和菸葉王國的美譽。在開墾初期,為了防範盜匪和其他族群的侵襲,美濃建造了城牆,而至今僅存的城樓就是東門城樓。雖然在甲午戰爭時遭到擊毀,但東門城樓仍然是美濃的象徵。在日治時期的1937年,居民以報警鐘樓的形式重新建造了東門,光復後才恢復了龍閣鳳椽屋頂的原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