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精神的實體見證

金門縣金沙鎮

何仁慈古厝

何仁慈古厝

金門縣金沙鎮

金門精神的實體見證

何仁慈古厝

2023-10-11

何仁慈古厝建築座落於金沙鎮浦邊村。興建人何仁慈(1885-1930),金沙鎮浦邊人,早期南渡菲律賓經商,在菲律賓從事雜貨買賣,經商有成,多次來往金門與菲律賓,並於家鄉金門浦邊聚落建業。後因捐官,故擔任「都戎」一職,於本棟古厝旁之左側宅第門額題有「昭武第」。

何仁慈古厝起建於清光緒29年(1903),屬雙落大宅。建築格局與做工,相對精緻。並於前方建有石板廣場及迴向,廣場兩側並有門可供出入,並有牆規,其中迴向當時是作私塾教學使用,但是已於民國70年間倒塌,現已不復存在。

何仁慈於菲律賓經商致富後,於光緒年間回鄉修建此宅與興建右側兩落大厝(何仁慈古厝),並回饋鄉里,協助修建宗祠及廟宇,為浦邊重要人物,與菲律賓華僑歷史有關,為清末南洋經商致富興宅案例之一。

落位置於浦邊歷史建築群附近,表現出建築工藝與地域特色,周邊有兩幢洋樓為歷史建築與右側何仁慈古厝有群聚之景觀效果,應予保存。

格局為傳統閩式雙落大厝,建築正面主要材料構成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二紋花崗石檻牆;側面前落與攑頭外觀材料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五紋),後落側立面與背立面外觀為上堵傳統紅磚斗仔砌,下堵為石磉平砌牆(七紋)。 雙落屋脊為翹脊,屋面屬傳統瓦作二坡屋頂,兩側收三座筒瓦。正面採榻受作法,正立面水車堵與拱仔頭不論泥塑或彩繪都甚為精細,如:於榻受屋楹之鳥獸花草木雕插角、拱仔頭側作捲草花樣於榻受側、正門上石雕門印、正面次間花崗石窗框淺雕,石窗上聯隊:「鏡懸人壽」,「雲靄吉祥」、正立面次間柱邊捲草雕刻。大門上方有「廬江衍派」堂號門額。

相關文章

2023-10-31

菁寮是清領時期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的重要驛站,當時的菁寮,以現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因位處交通要道發展出熱鬧的商家,周邊有撞球間、旅館、販仔間、 酒家、戲院等,街上曾經喧騰一時。

2023-10-11

雄獅堡為一海防據點,創建年代目前無資料可考,推估應在民國40年代以後。在戰地政務解除以前,屬於金西師轄區,負責海岸管理,平日管制漁民出入,漁民須接受軍方崗哨查驗蚵民證方可下海,因而將此稱為「蚵管哨」。

2023-09-26

彰化鄭成功廟倡建於日治昭和3年(西元1928年),於昭和12年(西元1937年)竣工,又名「全臺鄭姓大宗祠」,現今位於彰化縣彰化市中山路2段41號。鄭成功為臺灣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更是臺灣的重要信仰之一,全臺多達一百多座祭祀鄭成功之廟宇,其中又可分為「紀念祠」、「宗祠」、「主祀鄭成功的民間信仰廟宇」、「陪祀鄭成功的民間信仰廟宇」和「祭祀鄭成功化身的民間信仰廟宇」五類,本案的彰化鄭成功廟則屬於第二類之「宗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