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傳統建築做不到,只是我們沒看到。他其實很潮,所以存在。

我潮,我在

我在潮什麼? 關於台潮

我在潮什麼? 關於台潮

我潮,我在

不是傳統建築做不到,只是我們沒看到。他其實很潮,所以存在。

我在潮什麼? 關於台潮

2023-09-27

文 / 陳玠甫


二百年來,傳統文化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沒有給他進化、逐步演化的機會,而是全盤的自我否定,誤把西化當成現代化。可以說,當歐美說主觀認定是什麼,我們就追隨接受、然後自我定義。因此我們原本的穿著、紀元方法、生活習慣、傳統藝術,基本上都成為老舊不進步的代表。跟著歐美國家定義世界的發展與走向,我們放棄話語權,於是就很少去思考為什麼我們的文化能夠源遠流長、能夠兼容並蓄。最近極端氣候的話題,碳排放的破壞性,反過來告訴我們近兩百年西方主導的文明走向,似乎要被好好的檢視,不該盲目推崇。


不過這個話題太大太廣,我們就先把傳統建築作為討論的標的吧!建築太大,讓我們很難忽視;但又因為太大,往往在政府的強力主導以及老百姓求進步心切的情況下,被成為迅速消失、摧毁的代罪羔羊。建築不像我們的飲食文化,有機會慢慢地修正、演變、當代化,成為現在我們每天都無法割捨的傳統內涵。我們傳統的建築,是我們世世代代居住生存的空間,關乎到我們民族的生活哲學、倫理、審美、世界觀,這幾十年來我們反而得去特意找尋、刻意保存,才能一窺傳統建築。傳統建築的滅絕速度比我們大聲疾呼要保育的動物還要快,傳統建築不受歡迎的程度,如果用棄之如敝屣來形容,可能都不算過分。但傳統建築的精緻、它的溫暖、它的可愛、它的豐富,數千年來,為我們的祖祖輩輩遮風避雨,孕育了我們世世代代,讓我們成為唯一沒有中斷的古文明;我們是人口最蓬勃發展的民族,難道自己的建築,真是一點意義都沒有嗎?建築與衣著,是展現文化第一眼最顯而易見的標誌,卻被我們拋諸腦後、急於擺脫… …我們現在應該好好端詳,我們狠心放棄的傳統建築,到底是個什麼模樣。



林口大夫第劇照


「與時俱進天人合一」


有一種說法,傳統建築是以天人合一的概念存在的。換句話講,建築是人類的生活場域,人類也離不開自然,所以建築本身就要與自然融合,能呼吸、能順應環境變化、能不破壞生活環境;能夠可持續存在的不是只有建築本身,而是整個生態。生活在傳統建築裡面,不會忘記我們依舊是天地之間的一份子,建築的本身不會阻絕我們與外界環境的交流,反而常常會有借景、引風、導水,與自然共存。


傳統建築從就地取材慢慢演變,但是如何讓材料能夠用的越久,不需要常常更換,愛物惜物,留下一定的尺度讓家人生活,不過度擴張之外,建築材料也要求能夠長久維持。要想方設法防潮、防風、防日曬、防震、防積水,因而對於各種自然條件因勢利導、以柔克剛。這是傳統建築可愛的地方,也是智慧的傳承,所以除了人為的破壞,例如戰爭、不慎失火,中國傳統建築維持數百年來乃至千年,還是有許多案例。常常聽到有個說法,因為傳統建築多為木造結構,容易因為失火不易留存,導致現在傳統建築數量稀少,這實在是一個令人無法接受的托辭。





「風聲水起可持續發展」


天地萬物都有生存的本能與智慧,而趨吉避凶、高枕無憂的居住環境當然就是生存的重要前提。生存除了為了自己,也為了子孫萬代,如何選擇安身立命的地點後,更進一步建築出可長可久的家園,先祖們可是絞盡腦汁。對於環境的敏銳觀察,再加上經驗法則、智慧的積累,傳統建築就像歷經數千年考驗的考古題,形成了許多顛簸不破的規矩….一直到用西化偷換了現代化的浪潮,才開始遭受質疑。



最容易理解的生存智慧,就是如何將風引入建築的不同角落,如何讓水在建築空間、包含地下流通,是始於生命健康的需求,畢竟陽光、空氣、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古人們不斷地探索,如何讓個體與自然結合、獲得最適宜的居住環境,應該可說是風水最早的緣起。步步高升的房屋主體建築,錯落的門窗天井,能夠產生空氣流通、導入光線的效果。引水進入建築物之內在地下流淌,加上四水歸堂、自然降雨在天井,迂迴將水從建築底部緩慢釋出回歸自然,讓水氣滋潤住宅。



可能也是希望子孫萬代能夠遵守、珍惜這樣的經驗積累,於是風水加上了許多玄妙的翅膀,延伸成為大家不敢破壞的鐵律,為了升官發財兒孫滿堂,說是迷信也好,風水恰恰反應了求好心切,最極致的生存意志。所以我們的建築又有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意象,八卦方位的斤斤計較,所有的小心思都是浪漫的、可愛的,回歸到最初生命的初心。或許,我們的文化能夠綿延至今,還真的是依靠這些外掛的小心機。對照所謂西化代表的現代化之後,人定勝天的不誤解追求,發展出一些只求方便或利益的建築,沒有光照、沒有通風、沒有水氣的房屋,西曬很熱、空間動線不合理的鋼筋水泥公寓、鐵皮屋廠房,想起來滿滿感慨。


「儀式感」


從小被愛與呵護,我們也都會逐漸年老。一輩子的人生歷練、為家庭的付出,總是希望最後能夠得到兒孫溫暖的回應。長者被尊重、婦幼被呵護,這是最最原始的人之常情,在傳統建築生活空間的表現上卻也是表露無遺。長輩要住在哪裡、晚輩住在哪裡,生活的動線,平輩間的公平、平衡,都是值得玩味的。



傳統建築除了風水的體現,整體架構也具有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設計。維持了一定的規矩,保障了大家應該有的分際,但又能夠充分的互動遊憩。正所謂有點黏又不會太黏,一點的距離反而產生美感。以前的社會大體保持穩定,大致有約定成俗的章法,從修身齊家開始,確實有不小的功效。





沒有方圓不成規矩,看起來非常生硬而且制式的規章,就會被許多人做文章,認為傳統文化是守舊的、是沒有創新的,是封建思想。不過這樣的建築型態並沒有扼殺中華民族在人類上的發明、創造與豐富的想像力。從最早的山海經、百家爭鳴、莊子寓言,到文學思潮上的四大名著、天工開物,豐富的想像力、士農工商的實用主義,最浪漫的愛情故事最鬼怪的冒險奇遇,都是在這樣的居住空間反映中落筆付梓。


「回家的路-台灣的紅磚房」


台灣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有因緣際會的歷史因素,我們從早期荷蘭人、西班牙人以及後來閩南人帶來的紅磚建築,成為後來不同族群共同使用的建築特色。在台灣的紅磚房內,數百年來讓不同的新老移民安生立命,互相融合。





傳統建築中的紅磚房,從閩南一路到了南洋與台灣,在台灣成為不同文化與族群的最大公約數,多少的喜怒哀樂從這裡出來。我們不斷地朝西方前進,卻一直忘了陪伴我們數百年的紅磚房,他的可愛他的優雅,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甚至他曾經也抓住了時代的脈動,產生東西文化交流下的演變,可惜嘎然而止。


我們要理解傳統建築,要體會曾經幫助我們一代代繁衍下去的紅磚房。傳統建築有它的生命力,以及他在當代想要保存下去的吶喊!傳統建築是為了與自然共存而生的,是為了因應環境的變化給我們最大的保障,說傳統建築像是潮流、像是浪潮,願意在不同的環境下共生共榮,一點都不誇張。不是傳統建築做不到,只是我們沒看到。他其實很潮,所以存在。


相關文章

2023-11-02

保護古建築、研究古蹟、古蹟再利用等學問的建立,至今才約一百多年的歷程。回顧人類文化史,無論在東方或是西方世界,世代交替、改朝代之時,除了宗教場域、王宮,新的統治者將舊有王朝之遺留物全部損毀,再創建新的建築或是文物,昔時並不被視為奇怪的行為,甚至是一種榮耀,代表汰舊換新的新氣象,幾乎沒有保留古物或古建築的觀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