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棲大庄浩天宮,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創建於清乾隆3年(1738),咸豐6年(1856)遷建至現址,信仰圈括及大肚中堡五十三庄,涵蓋今清水、龍井與梧棲等地。
日治後,至大正6年(1917)發展為兩進兩廊帶左右廂房之規模;昭和3年(1928)又發起興修,奠定今日所建之廟貌基礎。戰後,又於民國53年(1964)增建後殿,並陸續進行相關修整建工程。
浩天宮內保存清代道光年間設立之「正堂嚴禁私墾碑」、「特示嚴禁私墾牛埔碑」及光緒年間所立之「五福圳告示碑」,記載了開墾時期私墾侵佔牧埔用地及五福圳水權糾紛之事項另有「德保生民」一匾,係「戴潮春事」後,同治3年(1864)由彰化知縣王楨、守備鄭榮獻匾酬謝神恩庇祐。在重建清領時期唐山過臺灣的墾民之發展具有相當的歷史價值。
地域風貌及民間藝術特色上,浩天宮有日治時期中國發旦司雕刻之木雕構件,其雕刻重點多放在員光等透雕構件上,特別致力於人物及走獸之自然律動。戰後鹿港名匠施坤玉、施鎮洋製作之神龕雕工細膩,精緻而神聖。彩繪方面,有中部匠師劉沛然祖孫三人合力完成之彩繪作品,其作品呈現濃厚的客家風采;師承南部陳玉峰畫派之匠師林義雄、杜文雄及蔡草如所繪之圖像,則呈現南部畫派活潑自然之風格。
民國99年(2010)臺中縣政府以大庄浩天宮長期為地方信仰中心,見證臺中港開發歷史脈絡,廟內碑文對地方史具重要意義;廟內雕刻裝飾保存良好,表現民間藝術特色,並足供廟宇建築研究者參考,公告登錄為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