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陶為低溫彩釉軟陶,其淵源可追溯到漢綠釉、唐三彩、宋遼金三彩、元玻璃器及明清素三彩,主要都採低溫鉛釉為主要的燒成釉,加上燒製技術及釉藥色彩開發 。 交趾陶的「交趾」一詞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為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 ;第二個說法為江戶時代日本人認為出現在中南半島,明、清時期中國廣東一帶所燒製的瓷器印泥盒,適合當作茶道中拿來點香的「香盒」,當時中南半島為「交趾支那」,於是日本人便稱之為「交趾燒」。
臺灣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北港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 。
交趾陶於17世紀由廣東泉州、潮州交趾陶藝師前來臺灣建廟所傳入,到了清中葉和日治初期,交趾陶日漸興盛,促使更多大陸藝師來臺灣發展。臺灣交趾陶名稱源自於日本;型式、作法、用途源自中國,後來則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傳統交趾陶工藝」保存者高枝明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曾任第二任「嘉義市交趾陶協會」理事長。1977年因工作因素,於嘉義南門孔子廟看見林添木藝師交趾陶作品,進而被瑰麗的釉彩與細膩的雕塑手法所吸引。1979年正式成為林添木藝師第一個嫡傳弟子,開始學習交趾陶。與高枝明同期師弟有陳慈雲、蘇俊夫。 「傳統交趾陶工藝」保存者呂勝南1955年出生於嘉義市,因家境貧困關係,父親有感於習得一技之長之重要性。呂勝南學徒生涯從14歲開始,師承臺南大姑丈紀淵貴,歷經六年的磨練,學習雕刻技藝。23歲時結束學徒生涯,正式出師。出師後回到嘉義,從事廟宇神明雕塑及雕刻的工作。同期師兄弟有林家福、吳東下、蘇榮凌、蘇天賜、蘇建章、蘇榮典、蘇國成、紀偉銘等。呂勝南接觸交趾陶的開端,為1982年在臺南縣某廟進行玻璃纖維半立體浮雕工作時,巧遇高枝明父親高水生,並邀請至工作室後與高枝明結識。當時高枝明急需造型開發的師傅開發作品,呂勝南便獲邀從事造型開發工作,從此過程中領悟到形塑交趾陶風格的表現形式。三年後,因廟宇工作逐漸繁重,呂勝南便離開高氏工作室,走入廟宇的工作。1987年高枝明工作室員工呂建勳提出以資源共享方式與呂勝南共同合作創立公司,呂勝南經幾番考慮後答應籌組公司。創業初期,雖有配方,但釉藥製作全由呂建勳負責。半年後呂建勳希望拆夥自組公司,呂勝南便聘請蘇俊夫老師前來指導。經兩年不斷試釉,終於配置出林添木藝師釉藥,並自行改良,發展出獨特的釉色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