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良交趾陶工藝師

嘉義市

傳統交趾陶工藝-呂勝南

傳統交趾陶工藝-呂勝南

嘉義市

優良交趾陶工藝師

傳統交趾陶工藝-呂勝南

2023-09-26


交趾陶為低溫彩釉軟陶,其淵源可追溯到漢綠釉、唐三彩、宋遼金三彩、元玻璃器及明清素三彩,主要都採低溫鉛釉為主要的燒成釉,加上燒製技術及釉藥色彩開發 。 交趾陶的「交趾」一詞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為臺灣交趾陶的技術主要源於廣東的五嶺以南,其地古名為「交趾」,範圍包括今中國的廣東、廣西及越南境內 ;第二個說法為江戶時代日本人認為出現在中南半島,明、清時期中國廣東一帶所燒製的瓷器印泥盒,適合當作茶道中拿來點香的「香盒」,當時中南半島為「交趾支那」,於是日本人便稱之為「交趾燒」。

臺灣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北港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 。

交趾陶於17世紀由廣東泉州、潮州交趾陶藝師前來臺灣建廟所傳入,到了清中葉和日治初期,交趾陶日漸興盛,促使更多大陸藝師來臺灣發展。臺灣交趾陶名稱源自於日本;型式、作法、用途源自中國,後來則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傳統交趾陶工藝」保存者高枝明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曾任第二任「嘉義市交趾陶協會」理事長。1977年因工作因素,於嘉義南門孔子廟看見林添木藝師交趾陶作品,進而被瑰麗的釉彩與細膩的雕塑手法所吸引。1979年正式成為林添木藝師第一個嫡傳弟子,開始學習交趾陶。與高枝明同期師弟有陳慈雲、蘇俊夫。 「傳統交趾陶工藝」保存者呂勝南1955年出生於嘉義市,因家境貧困關係,父親有感於習得一技之長之重要性。呂勝南學徒生涯從14歲開始,師承臺南大姑丈紀淵貴,歷經六年的磨練,學習雕刻技藝。23歲時結束學徒生涯,正式出師。出師後回到嘉義,從事廟宇神明雕塑及雕刻的工作。同期師兄弟有林家福、吳東下、蘇榮凌、蘇天賜、蘇建章、蘇榮典、蘇國成、紀偉銘等。呂勝南接觸交趾陶的開端,為1982年在臺南縣某廟進行玻璃纖維半立體浮雕工作時,巧遇高枝明父親高水生,並邀請至工作室後與高枝明結識。當時高枝明急需造型開發的師傅開發作品,呂勝南便獲邀從事造型開發工作,從此過程中領悟到形塑交趾陶風格的表現形式。三年後,因廟宇工作逐漸繁重,呂勝南便離開高氏工作室,走入廟宇的工作。1987年高枝明工作室員工呂建勳提出以資源共享方式與呂勝南共同合作創立公司,呂勝南經幾番考慮後答應籌組公司。創業初期,雖有配方,但釉藥製作全由呂建勳負責。半年後呂建勳希望拆夥自組公司,呂勝南便聘請蘇俊夫老師前來指導。經兩年不斷試釉,終於配置出林添木藝師釉藥,並自行改良,發展出獨特的釉色效果 。

相關文章

2023-11-01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晚商周初之際,就有璽印的使用。漢代隸書在印面的表現上高度保留秦代小篆的文字之美,是中國篆刻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歷經一千多年來到元末,有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兩百年後,明代蘇州人文彭文三橋又以處州(浙江境內)燈光凍治印,開啟了石印風氣之先,弟子何震發揚光大成為「徽派」之宗,此後便蔚為時尚,四百年間由「西冷八家」的浙派開創局面,隨後皖派繼起且後來居上,將篆刻藝術帶入空前的黃金時代。(參考來源:崔仁慧,《印海博藝:廖德良印鈕藝術與篆刻名家選粹》,P4。)

2023-11-09

劉蔡腰女士畢生致力於藺草編織,擁有超過80年的編織經驗,並且技藝純熟,能夠靈活編織各種圖案和文字,展現出極高的創意和技術水平。她不僅熟悉傳統的藺草編織技藝,還具有豐富的相關知識,並能夠傳承保存這一技術的形式。劉蔡腰女士的作品不僅受到文化觀光局的邀請辦展,還出版了作品專輯,為苑裡藺草編織的知識和文化表現形式提供了正確的體現。她的健康狀況良好,保持著傳統工藝藺草編織的傳習能力和高度意願。作為苑裡地區在地的資深藺草編織典範,她從7歲開始就在苑裡編織藺草作品,並持續不斷地傳承藺草編織技藝,為當地的文化傳統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3-11-08

林惠津西元1949年生於臺中大甲,受到祖母與母親的影響,6歲開始跟著學習編織藺草,藺草對於當時的孩子而言也是一種玩具,小時候家裡曾做過木屐草蓆的訂單外銷日本,也會有廠商訂制的圖樣,林惠津在國中時期就會給家人不一樣的編織建議,高中就讀大甲高工家政科,會將學校所學習到的技能結合藺草編織,做不同的變化。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