遶境賑孤

新竹市北區

竹塹中元城隍祭典

竹塹中元城隍祭典

新竹市北區

遶境賑孤

竹塹中元城隍祭典

2023-09-26


祭祀城隍的由來已久,相傳源起於周禮的八臘之祭。最早祭祀時原是水庸神,「水隍也,庸則城也」,水庸就是「城隍」,也就是保護城的神祇。古代祭「水庸」,即祭「城隍」,是一種人為建築物的自然神,南北朝時代,城隍變成一種福善禍惡,有求必應的神明。

到了唐代,為祈雨、求晴、報福、禳災而祭,城隍已成為人格神。宋代,自歐陽修祭城隍文中,反映出官吏與城隍間的互輔,對城隍崇拜也更尊重了。

明太祖時代,京師、興王之地及府州縣皆建城隍廟,定廟制,廟之高廣視官署廳堂,地方官吏定期行禮祭拜,從此城隍如同陽世官,各有轄區,由地方守護神變成可以問案、判事的司法神了。清代的城隍地位更遠高過地方官,城隍威權遠在陽官之上。

新竹城隍各項信仰活動及慶典,一向相當熱閙而且規模亦較恢宏,在歷史文獻、官方檔案及日治時期報紙中有詳細的記載,因而「新竹城隍,北港媽祖」一直是民間信仰裏深受矚目的宗教活動,而其中元普渡是竹塹城一年中最熱鬧的活動,城隍賑孤繞境造成全城轟動。即使遇上三○年代經濟蕭條也未稍歇,直至大東亞戰爭,才冷淡了這股熱潮。 城隍信仰自古迄今始終是民間信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城隍由自然之神演變為人格神後,融合道教經典,成了幽冥世界的審判者,更加深人們的敬畏心裡。新竹城隍成功的達到燮理陰陽的功能。

相關文章

2023-11-14

安平是臺灣古老的城鎮之一,在荷西時期之前已被稱為「大員」。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入主臺灣後,才改名為安平至今。而隨著歷史環境的演變,至今安平聚落分成十社,位於港仔尾社的靈濟殿歷史最早可以溯自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前身為仙史宮,主祀伍府恩主公,後迎入安平慈濟宮保生大帝、囝仔宮社北極殿玄天上帝、安平水仙宮水仙尊王等神。

2023-11-03

「玉琴軒北管樂團」傳承了玉如意北管樂團體系,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團體內部擁有豐富的史料和曲譜,表演組織完整,並且能夠積極排練傳承北管音樂。他們所保存的曲目和表演能力能夠體現北管音樂最富特色的部分。此外,團體積極與地方廟會合作,和廟宇一同共榮共存,這種合作模式有助於保護和推廣北管音樂的傳統。在北管軒派中,中部地區(如臺中、南投、彰化)的北管曲館多以「軒」、「園」命名,兩者皆信仰西秦王爺,雖在唱韻上有所不同,但明顯的外在特徵僅有團名的差異。園派主要傳承並分流於「梨春園」,而軒派則主要傳承於「集樂軒」。而在鹿港地區,「玉琴軒」與「玉如意」則是另一源流。自清代以來,這些不同派別間多次引發「軒園咬」的拚館事件,彰顯了北管音樂在當地文化中的深厚影響力。

2023-11-08

Pinwagi是泰雅族北勢群Mpaynux的傳統古調,屬於應答式唱法的舞曲。在Pinwagi中,一人擔任領唱者,而眾人則回應。這種舞曲通常在婚禮、喜慶或祭典等特殊場合中使用。除了歌唱之外,Pinwagi還伴隨著舞蹈。這種應答式的曲調是北勢群Mpaynux講澤敖利語的泰雅族所獨有的,而Pinwagi的旋律則根據吟唱的場合和時機而有所不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