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予獅頭永恆的靈魂

臺北市北投區

獅頭製作-洪來旺

獅頭製作-洪來旺

臺北市北投區

賦予獅頭永恆的靈魂

獅頭製作-洪來旺

2023-09-26

 獅頭製作: 臺北橋頭製作臺灣獅頭的「阿水師」因技藝精湛,北投地區於1924年聘請「阿水師」前來傳藝,「義塗師」得其真傳。

9歲起洪來旺隨陳義塗學習「傳統獅頭製作法」。

武術「太祖拳」: 隨陳義塗學:三戰、彩戰、屈戰、五步仔、伍旗花。 隨下埤頭「米粉財」學習鐵鞭、雙剪、雙劍、雙刀。 隨溪湖人「洪拓」學習大刀四門。 隨大屯山區青學的「矮仔火」學丈二、貓洗臉。


舞獅的傳統早在漢朝的百戲中,就有類似舞獅的「角觝戲」之記載,在唐朝則正式出現舞獅的記載。台灣獅陣的發展背景,則和清代的生活環境有關,當時盜匪橫行,族群之間械鬥十分嚴重,因此鄉里為了抵禦外來侵犯,便設立武館以訓練子弟保衛家園;加上農業社會中休閒娛樂少,因此武館往往結合武術及獅陣等,讓弟子在閒暇之餘既可強身也可娛樂,因此在農村之中便廣為流行。

相關文章

2023-11-01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晚商周初之際,就有璽印的使用。漢代隸書在印面的表現上高度保留秦代小篆的文字之美,是中國篆刻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歷經一千多年來到元末,有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兩百年後,明代蘇州人文彭文三橋又以處州(浙江境內)燈光凍治印,開啟了石印風氣之先,弟子何震發揚光大成為「徽派」之宗,此後便蔚為時尚,四百年間由「西冷八家」的浙派開創局面,隨後皖派繼起且後來居上,將篆刻藝術帶入空前的黃金時代。(參考來源:崔仁慧,《印海博藝:廖德良印鈕藝術與篆刻名家選粹》,P4。)

2023-11-09

杜牧河之泥塑技藝除源自家族捏麵人家學外,並曾跟隨剪黏大師洪順發、黃順安及紙糊大師陳金泳習藝,師承廣泛多元;充分掌握材料特性及融會各項技藝於一爐,造就神佛道釋人物塑造的精髓,技藝成熟,藝術性高。杜牧河傳承弟子多人,並持續開班傳授泥塑技藝,致力傳統技藝之傳習,具高度傳習能力及意願。杜牧河投身傳統泥塑工藝數十載,且師承多元,除能融會各類各家之長,其工法熟練,技藝高超,手法細膩,擅長區分神佛之風格、個性、姿態、文武、男女、場合、身份、化變、功能等,皆達致「形神兼備」。作品造形寓意及詮釋自成一格,堪稱連結古今,融入新技,卓然有成的一代巨匠。

2023-11-09

翁文標藝師的技術傳承自父親翁享杭,他9歲便跟隨父親工作,剛開始只能幫做一些簡單的粗製活,16歲便已經學到了糊紙的各方面技藝,民國之後兩岸不通,一些材料都須自製,如尪仔頭,各種表情如哭、笑、開口、合口、歪嘴、斜目等,都要做出表情,才能產生生動的尪仔齣。在這種情況下,翁文標也擁有捏塑土模的功夫,後來他各類糊紙製作都擅長。具該登錄項目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翁文標藝師所糊製的王船做工繁複且屬傳統樣式,船身線條優美,內部配件立體、完整而熱鬧,用竹與紙的配合,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很多人學的只是基本動作,只會基本功,這門技藝在他心目中是很寶貴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當中的學問很廣博。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