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交趾陶藝師

嘉義市

傳統交趾陶工藝-高枝明

傳統交趾陶工藝-高枝明

嘉義市

著名交趾陶藝師

傳統交趾陶工藝-高枝明

2023-09-26


1950年出生於嘉義市的高枝明,在嘉義市雙忠廟見識到交趾陶精緻細膩的藝術,及投入交趾陶大師林添木門下,成為林老師首位入室弟子;他學習交趾陶從練土作土胚開始,以手藝捏塑民俗藝術圖像,進而從花果到人物走獸,除需寫生觀察以增進寫實能力外,並不斷遍訪鄉間廟宇及古厝,精研觀摩老師傅手藝,再從相關書籍細心研究,首創交趾陶個人工作室,並將交趾陶藝術由廟宇裝飾推向藝術畫創作。自葉王始,高枝明乃第四代入室再傳弟子,歷第二代黃得意;第三代林添木,一脈相傳,葉王再傳弟子高枝明掌握葉王交趾陶原有的特色,設色調配絢麗的燦爛造型趨向實用兼具現代感,將台灣絕技跳出了廟宇需求的格局,而致力於使交趾陶成為家庭擺飾的生活藝術品行列。


臺灣早期並無「交趾陶」或「交趾燒」的名稱,考據清光緒年間北港朝天宮翻修的帳冊,支付師傅的料錢,寫的是柯訓「淋搪」、蔡錦「淋搪」多少料錢,而許多師傅也不以「交趾」稱之,只說「石搪」或「水搪」 。

交趾陶於17世紀由廣東泉州、潮州交趾陶藝師前來臺灣建廟所傳入,到了清中葉和日治初期,交趾陶日漸興盛,促使更多大陸藝師來臺灣發展。臺灣交趾陶名稱源自於日本;型式、作法、用途源自中國,後來則獨立發展成具臺灣特色的多彩軟陶藝術。

相關文章

2023-11-09

陳啟村藝師熟知並能正確體現傳統木雕知識與技藝。他師承福州派林依水師傅,並在著名佛具店「人樂軒」磨練技巧,掌握粧佛雕刻、漆、粉線裝飾等技法。他的作品反映了府城福州派粧佛藝術的特色,具有豐富的文化內容和知識。陳啟村藝師將傳統木雕技法與現代素描、雕塑和美學理論相結合,以精湛的刀工表現人物的表情、衣紋和姿態。他的作品融合了東西方學習方式,呈現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特質。

2023-11-09

陳培澤藝師秉持玉雕「隨物賦形」、「契會自然」的工藝法則,廣泛以各種玉、石為素材,舉凡蟲魚鳥獸、神佛人物、花卉瓜果、器皿禮器,均能以傳統的表現方式,並能融入現代藝術思潮,亦著力於本土與原住民題材之研究挖掘。其作品受到博物館收藏,具有藝術性、特殊性及地方性。華夏文明中治玉工藝源遠流長,在歷史上各文明的工藝品類中,治玉工藝技藝高操,獨樹一幟,且形成華夏文明中一個重要的文化體系。台灣當代玉石工藝自民國50年代開始發展,60、70年代達至巔峰,之後走向沒落。現今擁有傳統玉石雕琢技能的藝師已逐漸凋零。

2023-11-10

年少即師承嬸婆Yabung Wilang彭秋玉學習地機tminun balay平織、lmamu經、緯挑、snuyu斜紋;向Ryuhing流興部落的林白金蝦學習lmamu緯挑;並向耆老們學習傳統搓捻治做苧麻線的技法,目前尚種植苧麻。 2000年時至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學習高機技法;於輔大接受織紋分析、染、高機、刺繡、設計概念培訓兩年。熟知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的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可獨立完成水平背帶織機,單經雙緯技法。具備傳習能力與傳承使命感,持續在部落大學、南澳高中專班、南澳文物館或家中教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