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失傳歌謠、泰雅族古調再現

宜蘭縣南澳鄉

泰雅族Lemuhu吟唱

泰雅族Lemuhu吟唱

宜蘭縣南澳鄉

找回失傳歌謠、泰雅族古調再現

泰雅族Lemuhu吟唱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kisan Tayal」(泰雅族祖先的歌),也會呈現「qqaya kryanan lubuw na Tayal」(泰雅族的器樂),也會呈現「ppizyuy na Tayal」(泰雅族的舞蹈)。

宜蘭地區原住民傳統音樂的普查,主要是以泰雅族為主,泰雅族雖然傳統歌謠不多,有些研究者一致認為,無論是音階、曲調、音高、節奏,的確簡單,仍就保持原始性。就傳統「朗誦古調」與「一般性部落歌謠」在演唱形式、稱呼法、歌唱內容、吟唱內容和音樂組織結構上,有豐富的表現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02

邱火榮先生是一位具有卓越北管音樂、唱腔和樂器造詣的藝師,他的藝術表現具有高度的藝術性、特殊性和地方性。他不僅在北管音樂方面造詣深厚,還在傳承教學方面不遺餘力,是北管藝術界一位備受尊敬的工作者。

2023-11-07

150多年歷史的北港金聲順開路鼓,在李春生推動下成立「金聲順古樂協會」。他自幼跟隨父親李淵學習北管,精通各項北管樂器,逢年過節的時候,開路鼓就是打陣頭的隊伍,驕傲地走在隊伍的前端,用喧天的鑼鼓聲向鄉親們宣告神明駕到。 由於皆以口傳心授的方式,使得樂曲容易隨著前輩的黎氏兒佚失,因此李春生肩負起數百首樂曲的傳承,除了只到北管樂團外,更是偕同政府拍攝紀錄片,保存了相關影像及記錄。

2023-11-02

板橋潮和社成立已逾80年,是臺灣北管音樂藝術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蘊。該社以牌子類的鼓吹音樂和戲曲唱腔為主要內容,其唱北管戲曲的技藝純熟,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性。在表演中,潮和社結合神將藝陣,場面浩大,搭配牌子音樂效果極佳,技法優秀,具有特殊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