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新北市新莊區

亦宛然掌中劇團

亦宛然掌中劇團

新北市新莊區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亦宛然掌中劇團

2023-09-18

亦宛然掌中劇團包含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不僅培訓前場表演藝師,對於後場音樂、行政工作方面也積極培訓新手;令對手工藝雕刻、製偶衣、刺繡方面更是講究,精緻研發,對於傳統布袋戲之發展具有貢獻。

亦宛然掌中劇團在李天祿與李傳燦父子的教導薪傳下,成為臺灣極具代表性,且為新生代技藝優良的布袋戲團,前後場都頗具實力,值得登錄。

已具布袋戲之始祖地位,對於布袋戲之推廣保存及傳承,不遺餘力。

布袋戲又名掌中戲,清中葉自漳州、泉州及潮州等地傳入臺灣以來,歷經兩百餘年的演變。布袋戲為一結合說書、操偶、音樂、戲劇、雕刻、彩繪、刺繡的綜合藝術,更透過演師唸白與操演戲偶的身段動作,搭配後場音樂,營造宛然若生的戲劇張力,已成為最具臺灣本土代表性的藝術文化之一。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基準「具有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7

溪南寮興安宮管理委員會的金獅陣具有多重特色和藝術性。他們使用紅面獅頭帶陣,並結合舞獅、宋江陣式等元素,呈現出陽光之氣。從舞獅到器械對打,再到空手連環、八卦陣式等等,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藝和藝術性。其中的「刣獅」動作最具特色,獅頭的製作過程也注重儀式性,使用紙糊工法,由施家代代相傳,並且保留第1代師傅施金水的獅頭作品。

2023-11-06

蜈蚣陣具有深厚的傳統藝術傳承價值和歷史地位。它由長塊木板串接而成,可以靈活遊行,上置椅座,由36至108座不等。蜈蚣陣的故事源於中國福建某地的民間傳說,涉及到王爺的神話故事,使其在宗教角色的關係下成為一個特殊的陣頭。

2023-11-14

金包里慈護宮俗稱「金包里(裏)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媽祖,嘉慶十四年(1809年)建,為金山、萬里地區民眾之信仰中心。而在「天后宮」(金包里媽祖廟舊稱)創建之前,金包里已建有小祠奉祀金面媽祖,地點在今日慈護宮後方的中山公園山邊,(今闢建為公共免費停車場)。此金面媽祖係於嘉慶年間,在野柳海岸海蝕岩洞(又稱媽祖洞),由林姓漁民發現這尊約8吋金面小型媽祖神像,當地尊稱為「金面二媽(開基二媽)」。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