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編織

宜蘭縣南澳鄉

纖維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纖維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宜蘭縣南澳鄉

傳統工藝、編織

纖維工藝─泰雅族傳統男子工藝

2023-09-18

在過去對外交通不便,傳統自給自足的泰雅族社會當中,日常生活所需的用品一切皆須自己動手做,而在生活工藝之製作上,男女有別。織布工藝是傳統生活中婦女所必備的技能之一。而除此之外的工藝製作,幾全由男性為之。

1.藝術性:具有藝術價值者

2.特殊性: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

3.地方性: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





(一)韋清田先生: 1.依據文資法第59條登錄。 2.韋清田先生韋男奧泰雅族哈卡巴里斯社最後仍保存各項男子編織、木工技藝保存者,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二)陳雙成先生: 1.依據文資法第59條登錄。 2.保存泰雅族傳統竹藤及纖維編織技藝,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三)卓順來先生: 1.依據文資法第59條登錄。 2.保存泰雅族傳統竹藤及纖維編織技藝,亟具保存及登錄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1

游禮海先生為大溪區木雕工藝指標性人物,其作品具備極高層次的傳統藝術價值,造型優雅、比例完美、雕刻細緻,與大溪地區傳統家具密切連結,值得登錄為桃園縣大溪傳統木工藝之保存摺,鼓勵並輔導其致力於傳承及保存工作。台灣地區主要由漳州、泉州移民組成,他們將福建地方的風俗和生活習慣帶入台灣,其中包括了纏花這種傳統手工藝。在廈門地區,纏花工藝至今仍然存在。早期,台灣婦女將纏花製作視為一種副業,並在婚嫁場合中使用,後來逐漸普及至日常生活和宗教儀式中。

2023-11-01

許陳春以傳統刺繡技法為基礎,賦予立體刺繡新生命,創作出麒麟、火雞、龍等栩栩如生的作品,展現出他高超的技術和藝術造詣。他的作品曾經獲得文建會民族工藝獎,具有藝術性。特別是他的八仙綵作品,運用繡線、布及針為媒材,以特殊的技法,讓八仙立體化,具有特殊性。他天生的女紅好手,無師自通地投入立體刺繡的創作,將傳統刺繡變成漂亮的擺飾品,並因此獲得「鹿港第一繡」的美譽,具有地方性。

2023-11-01

1925年,廖啟明先生在新竹頂竹圍創立合成玻璃廠,開啟了竹塹玻璃產業的發展時代。1939年,日本人設立了台灣高級硝子工業株式會社。1954年,新竹玻璃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960年,公司設立了工藝部門,開始生產工藝玻璃。在1960到1980年間,空心玻璃、實心玻璃和拉絲玻璃等技術得以發展,尤其在聖誕燈製造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