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最資深京劇武旦演員

京劇-楊蓮英

京劇-楊蓮英

臺灣最資深京劇武旦演員

京劇-楊蓮英

2023-09-18

楊蓮英女士坐科11年,基本功札實穩健,在京劇武旦方面有獨到之表演心得,能戲甚多,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

楊蓮英女士長年於各地傳授京劇基本功、武旦、刀馬旦等表演藝術,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2款認定基準「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與意願」。

楊蓮英女士為目前臺灣最資深京劇武旦演員,將各行當藝術精華匯集於京劇武旦的藝術表演,培養許多京劇新生代演員,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3款認定基準「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師事蘇盛軾、白玉薇、王永春、趙榮來、劉鳴寶。曾向尚派在台傳人梁秀娟老師請益,以及赴大陸研習獲得蘇稚、宋丹菊、楊少春等名師、名家精進指導,並拜業師蘇盛軾門下,務實學習,邊學邊演,習得無數出冷門戲與失傳老戲 ,為武旦戲拓展劇目。 1959-1970 大鵬五期畢業 (1964 大鵬劇校改制,隨校就讀取得高中學歷) 1985-1986 國立藝專國劇科 1997-1999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補足學分) 2006-2008 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班

相關文章

2023-11-13

歸仁區仁壽宮俗稱「歸仁大廟」,其轄域約屬歸仁北里舊地,亦即今之「5角頭6村」(5角頭為:第1角紅瓦厝、第2角辜厝、第3角許厝、第4角後市仔、第5角楊厝,含括現今村里行政區域劃分之歸仁里、辜厝里、許厝里、後市里、看東里、看西里等地)。依《台灣府志》記載,仁壽宮創建於鄭氏時期,宮內主祀之保生大帝神尊,據傳係300餘年前明定國公鄭鴻達之部將吳鳩山隨鄭成功來台,為祈海途順遂,乃自福建同安縣白礁跪祈保生大帝金身1尊,隨身攜奉,安抵台灣。初僅奉於吳宅,後因大帝顯化,靈驗異常,地方人士多獲帝祐,乃有立廟之議,遂由爐主吳鳩山發起募捐盛舉,於信眾同心協力下創立廟堂。清雍正2年(1724)增建兩廂,規模始具,而後歷有修建,同時依俗進行王醮大典,依據現有記載,仁壽宮首次建醮為日治時期明治42年(1909)己酉科,當時管理人林桂馨等人整修廟宇後,舉行了第一次5朝王醮,至1961年辛丑科、1977年丁巳科,亦各有建醮紀錄,1995年再次進行廟宇重修,經當時廟方主任委員兼任建醮總董事張主明主導重建,使得今日之廟貌規模,並進行乙亥科王醮。 論王船醮典之舉行,原應12年舉行一科,然仁壽宮王醮則多因故而未依俗如期舉辦,多以該廟宇重修或重建後,與「慶成」之由聯合舉行。

2023-09-26

天主教蘭陽青年會:蘭陽舞蹈團融合地方傳統舞蹈精髓不斷創新,成為宜蘭民族舞蹈保存及人才訓練基地,其組織健全、師資佳,藉由世界巡迴演出,提升台灣能見度,具有重要貢獻,數十年來推動民族舞蹈不遺餘力,值得登錄保存。

2023-10-13

臺灣跳鍾馗的主要目的在於驅除邪煞,祈求生活環境安寧。以鍾馗驅邪的習俗基本上是由中國大陸古代驅逐疫鬼的大儺轉化而來,明清學者認為鍾馗是由古人擊鬼法物之一的『終葵』(桃木棒)衍化,最遲應該在唐初神格化。關於鍾馗的傳說甚多,其中一則敘述鍾馗出現在唐明皇臥病時的夢境裡,以啖鬼手段驅邪。在宋代,除了沿襲唐人年終懸掛鍾馗圖像避邪的習俗外,除夕時並有由伶工裝扮鍾馗,敲擊鑼鼓遊行的儀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