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大稻埕的打石業史!

台北市大同區

張協成石廠

張協成石廠

台北市大同區

一窺大稻埕的打石業史!

張協成石廠

2023-09-17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迪化街的張協成石廠,原本是一家打石店,為具歷史價值的歷史建築。該建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日本時代的1904年的興建與打石業史,並於2008年獲得臺北市政府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公告,被列為歷史建築。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附近的280巷曾經被稱為「打石仔巷」,昔日是一條崎嶇不平的碎石路,得名於其毗鄰張協成石廠。在打石業興盛的年代,280巷一直延伸至現在的環河北路上,富旁滿滿都是打石相關的石材和石製品,當代主要的商品包括花崗石材質的騎樓、梁柱、門窗的基礎和石臼等建築構造,較特別的還有當代常見的浴盆、廟宇龍柱和石碑等。


然而,打石店後來遷往八里等北海岸地區,在1986年左右停止了打石生意。

相關文章

2023-10-31

新化原為西拉雅平埔族聚落,舊稱「大目降」,為西拉雅語Tavocan 音譯。西拉雅 (Siraya) 是台灣文字記錄最早居住在台南的族群,與大台南歷史和文化的形塑與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大目降文化園區原為警察宿舍,經修復之後成為一綜合園區,內有多個景點,例如武德殿、日式宿舍群、日式庭園、故事館、大目降廣場等,文化資產及文化設施密集,是認識大目降文化至今演變的最佳文史遊覽場域。

2023-11-03

澎湖的發展歷程確實展現了一個地區商業中心的興衰變遷。從1926年成為馬公商業中心開始,到戰後初期被譽為「馬公的西門町」,再到六十年代進入沒落期,中央街見證了時代變遷和城市發展的軌跡。在1983年之後,中央街得到了相應的保護和重視,劃定為都市計劃保存區,並在1991年進一步確立為「中央街文化風貌特定專用區」。這樣的舉措有助於保護這片區域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價值。同時,當地居民的努力和振興協會的成立,也為中央街的保育和再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得到離島建設基金補助經費,更加速了中央街的建設和改善,有望使這個地區再次繁榮起來,為澎湖的文化和旅遊業貢獻更多。

2023-11-01

三峽老街一般指的是民權街的南段,長約二百公尺,其建築從西元1911年留存至今。走在三峽老街,就好像進入時光隧道,相連不斷的紅磚拱廊、古色古香的建築,令人油然而生思古情懷,留連忘返。三峽老街以民權街、和平街、仁愛街和中山路保存最完整,而民權街是昔日繁華時代的老商業街,至今仍保留完整日治時代以來的商業街屋,許多物資、貨品都在街上交易買賣。於日治時代,市街經過改正,道路也做了一番整頓,成為一條整齊光鮮的現代化街道,新洋樓也競相興起,呈現出三峽的風光歲月。經過時間流逝,如今已經擺脫喧囂,只剩一幢幢的紅磚拱廊建築、巴洛克式立面牌樓,寂靜訴說著昔日商業區街屋的繁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