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潮單字藍

舞台

2023-11-14

1684年(清康熙23年)漢人移民受到渡臺禁令影響,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而有許多俗稱「羅漢腳」的單身男性遊民。當時臺灣瘴厲瘟疫嚴重、械鬥民變頻繁,這些羅漢腳過世後經常無人祭祀,淪為無祀孤魂,善心人士乃於中元普度加以祭祀。 在臺灣民間信仰觀念裡,認為每年農曆7月鬼門開,讓孤魂野鬼得以重返人間接受普度。農曆7月15日是地官大帝聖誕,民間信仰認為地官大帝具有「赦罪」能力,因此在此時透過普度,能使地官大帝赦度眾生。普度除了能協助孤魂野鬼或祖先獲得赦度,同時也能讓自己在陽世間獲得較好的生活,藉此達到境安人和、冥陽兩利。

2023-11-14

地藏庵源於明末安徽九華山的信眾追隨鄭成功,護持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渡海來臺,當時未有固定供奉神像場所。清康熙中葉,信士擇定於現址供奉。1716年(康熙55年),由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募資正式建「邑厲壇」,供奉地藏王菩薩 。1717年(康熙56年),游崇功再擴建北側廟殿,增設佛堂奉祀地藏王菩薩,為今北嶽殿地藏王廟。1740年(乾隆5年),知縣李倓修建,擴大北側房舍,並應允提供當時內地居民客逝者之棺槥在此寄頓與舉行殯葬儀式,對安定生民發揮甚大功能。日治時期1895年(明治28年),合併邑厲壇與佛堂為「嘉邑九華山北嶽殿地藏王廟」。1938年(昭和13年),嘉義市尹 川添修平執行眾神歸天政策,僅留嘉義市境內城隍廟為道廟、聖神宮為儒廟、地藏庵為佛堂,全市各寺廟的佛像集中於地藏庵奉祀。1945年後,各街庄的地方人士紛紛前往三間廟宇將遭沒收的神像請回原供俸廟宇重啟香火,各廟宇紛紛創立爐主會辦理祭典。北嶽殿地藏庵於1946年10月設立總爐會。自1946年10月起設第一屆總爐主。1970年1月13日成立「九華山北嶽殿地藏庵管理委員會」。1992年1月14日成立財團法人。1978年起設安座爐主,及開光爐主、啟建爐主各1人。

2023-11-14

萬福宮主祀五府千歲,係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建廟,歷經數次重修:光緒七年(1881)、光緒十九年(1893)、大正五年(1916)、民國三十七年、五十一年、七十六年再度重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白砂崙庄,包括今福德里、萬福里和白雲里。 萬福宮傳統上有所謂「三年香、五年醮」的大型廟會祭典活動,香科(刈香)自1976年丙辰出巡大典以後即停止,直到2006年丙戌才又重現。二戰後迄今共舉行過八科王醮,分別在1960、1966、1974、1980、1985、1992、2002年、2020年,屬不定期醮典。

2023-11-14

南庄鄉獅山勸化堂創建於明治二十三年(1897年),開堂以來,除日據皇民化時期外,均於玉皇大帝及三恩主壽誕時,分別以九獻大禮及仿九獻禮祝賀,儀式恆以古禮進行,執事人員達50餘人,典禮肅穆莊嚴,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主、自發參與。

2023-11-14

清中葉,馬祖先民從福建福州語系原鄉遷移至馬祖列島的同時,也將家鄉的信仰及風俗移植在馬祖列島。墾植捕魚的生活辛苦費力,每年正月,農漁都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大家都要好好過一個元宵節—擺暝,而擺暝時帶動儀式進入高潮的就是鼓板—由敲擊樂器如大鼓、通鼓、兩杖、大鈔、小鈔、板鑼、小鑼、鈸等打擊樂器組成的打擊樂,在迎神遶境隊伍行進時敲響,鼓聲隆咚、鑼鈸對擊,串連起了節慶的張力。 農歷正月一開始,大人、小孩相約聚集在廟埕,大人指導、孩子學習、分組練習,都要為初八一直至到正月廿二的一系列擺暝活動,打出最能振奮人心的鼓板。師傅口述鼓譜,鼓譜讀音配合擊鼓、毃鑼、扣鈸的示範,徒弟在旁跟著念,邊唸邊打,反覆練習,直到會為止。鼓板隊陣容大約10-15人一隊,最少5人即可成隊,傳統上以男生為主,近年來亦有女生隊或男女混合隊。演奏時間多以鼓起音,各種大小不同的鑼鼓配合著各自的節奏擊出樂音,力道勁直,剛柔並濟。

2023-11-14

福建同安族群於乾隆初年至大龍峒地區開墾,並將原鄉奉祀的保生大帝信仰帶至當地,大龍峒保安宮約在嘉慶十年(1805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起建而成。「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大龍峒保安宮重要的年度盛事,大正14年(1925年)4月7日的《臺灣日日新報》記載:「當市大龍峒保安宮。奉祀保生大帝,威靈久著。……六日午後為保生大帝神駕,出遊境內之日。過午各音樂團神輿等到保安宮齊集。于神輿遶境,全無阻礙,于是稻江附近各藝閣、音樂團,暨其他一切行列,……由午後一時半啟發,經大龍洞町、出大橋町、永樂町、遶太平町、日新町等。」為當時保生大帝誕辰遶境之形式、規模與範圍。大龍峒保安宮之祭祀與廟會習俗發展至今,信眾熱烈參與,為地方重要的盛典,戰後政府提倡節約祭祀,廟會的辦理規模較小,但是其格局與形式未有太大改變,保安宮於1994年以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核心,開展保生文化祭,包含遶境、過火、三獻、放火獅及家姓戲等民俗儀式及相關活動,並辦理藝文、古蹟導覽等教育推廣活動,反映在地迎神文化及大龍峒保安宮信徒社群的凝聚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