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稻埕鼓亭吹

臺北市大同區

鼓亭-陳金來

鼓亭-陳金來

臺北市大同區

大稻埕鼓亭吹

鼓亭-陳金來

2023-11-02

「大頭金來鼓亭」創立於1960年代,由陳財先生(偏名:大頭)所創辦,據其兒子陳金來表示,創立鼓亭的靈感來自寺廟的鐘鼓樓,並決定運用大鼓、一副鈔、一支嗩吶組成新型樂隊,因此誕生了「鼓亭陣」。陳財先生精通鼓亭演奏,同時也能演奏南管、什音、車仔吹、中西樂器等,展現出多樣化的音樂才華,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目,具有高度藝術性。

鼓亭的演奏形式獨特,適合在城市道路和鄉間田埂上行進表演,具有便於移動的特殊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二目,顯示出其特殊性。鼓亭是臺北市特有的音樂演奏形式,在地方廟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三目,具有極高的地方性。

相關文章

2023-10-13

關渡媽祖在北臺灣的信仰中,佔著極為重要地位,祂能夠成為臺北市民間信仰的代表神祇,成了北臺灣各地區迎神賽會必須迎請的神明,並以輪庄、年例等方式進行,探究其形成的因素中歸納有以下三點(簡有慶《北有關渡媽──關渡媽祖的信仰及其年例的變遷》論文):

2023-09-26

祭祀城隍的由來已久,相傳源起於周禮的八臘之祭。最早祭祀時原是水庸神,「水隍也,庸則城也」,水庸就是「城隍」,也就是保護城的神祇。古代祭「水庸」,即祭「城隍」,是一種人為建築物的自然神,南北朝時代,城隍變成一種福善禍惡,有求必應的神明。

2023-11-03

潘玉嬌出身於戲曲世家,家學淵源深厚,通曉西皮和福路,並且在生旦表演方面傑出。這種家學背景為她提供了扎實的戲曲技藝基礎。潘玉嬌的技藝主要傳承自中部職業內行班傳統,同時她還承襲了家族的北管技藝。她保留了亂彈劇目160齣的表演技藝,這在當今的亂彈戲界中顯得非常珍貴。潘玉嬌是臺灣戰後第一代亂彈童伶,出身苗栗後龍東社班,代表了臺灣職業亂彈班界中的特殊流派。她的表演風格具有區域性代表性,彰顯了臺灣地方戲曲的多樣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