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無形文化資產開鬼門、無形文化資產

桃園市觀音區

客家八音─龍鳳頭系統

客家八音─龍鳳頭系統

桃園市觀音區

傳承無形文化資產開鬼門、無形文化資產

客家八音─龍鳳頭系統

2023-09-18

承襲龍潭龍鳳頭八音系統的謝旺龍先生,自 19 歲開始學習八音,歷經八音從喜慶拚場的熱鬧興盛,逐漸不再成為婚喪喜慶儀式的要角,其師徒制的傳承、口傳心授的指導模式也逐漸隨著文化沒落而消失。擅長嗩吶、二胡的謝旺龍先生,在其家族創立之觀音書院中,肩負著「傳承」的使命,帶領著一群孩子,從書法抄寫工尺譜、吹奏技巧逐步磨練,為客家八音扎下深遠的根,逐漸的成長茁壯。


謝旺龍從十九歲開始出門做八音,在民國四十五年時,因為當兵所以停了兩年。後來因為忙於農事,而且在民國六十二年到七十五年間,因為擔任保生村村長,所以較少出門。直到民國七十六年時,因為從村長職務卸任,再加上哥哥建議,所以又找來葉詩賞老師教授八音,教授一館,以便於溫習和重新熟悉技巧。


之後,便又開始做八音。 據謝旺龍表示,在光復前後,有錢人開張或作壽,都會請八音來演奏,常常一做就是一整個星期,而且有所謂的拼場,一方面是用以展現自己的才華,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工作機會,而主人便會從中選出技藝最佳者,任意點調,同時給予賞金。





而且以前還會看程度來決定工資,如果是學八成是三千二百元,如果是學六成,則是二千四百元,所以大家都會努力學習,以求精進。當時八音都是做喜事場,直到民國七十、七十一年左右,喪事才開始會請八音來做場。一般喜事場,嗩吶以吹×管較多,喪事場則多吹工管,因為較悲哀。現在除了廟會慶典活動和喪事,會出門做八音,謝旺龍也曾應台南文化局之邀,在一年一度的文化節表演八音。目前常合作的藝人有葉金生、葉倫汀、葉倫雄、林金鍾等。

相關文章

2023-11-14

清中葉,馬祖先民從福建福州語系原鄉遷移至馬祖列島的同時,也將家鄉的信仰及風俗移植在馬祖列島。墾植捕魚的生活辛苦費力,每年正月,農漁都處於停頓狀態,因為大家都要好好過一個元宵節—擺暝,而擺暝時帶動儀式進入高潮的就是鼓板—由敲擊樂器如大鼓、通鼓、兩杖、大鈔、小鈔、板鑼、小鑼、鈸等打擊樂器組成的打擊樂,在迎神遶境隊伍行進時敲響,鼓聲隆咚、鑼鈸對擊,串連起了節慶的張力。 農歷正月一開始,大人、小孩相約聚集在廟埕,大人指導、孩子學習、分組練習,都要為初八一直至到正月廿二的一系列擺暝活動,打出最能振奮人心的鼓板。師傅口述鼓譜,鼓譜讀音配合擊鼓、毃鑼、扣鈸的示範,徒弟在旁跟著念,邊唸邊打,反覆練習,直到會為止。鼓板隊陣容大約10-15人一隊,最少5人即可成隊,傳統上以男生為主,近年來亦有女生隊或男女混合隊。演奏時間多以鼓起音,各種大小不同的鑼鼓配合著各自的節奏擊出樂音,力道勁直,剛柔並濟。

2023-11-03

鹿陶洋宋江陣代代相傳,已具百餘年歷史,不僅扎根於地區性文化歷史,且定期操演,值得保存;配合全區已公告登錄為聚落之江家古厝,倘以該歷史建築作為核心,保存此一無形文化財,將可對江家古厝於結合傳統藝術之發揚、推廣上有所助益。

2023-11-02

「竹塹北管藝術團」是一支在地方演出活躍的業餘北管戲團,具有地方性。他們的演出不僅在當地受到歡迎,也能在全國范圍內展現北管戲的藝術。團內的演員和藝師都具傳藝能力,並且前後場的配置齊全,呈現出藝術性。團隊堅持使用乾生乾旦及湖廣腔的演出方式,展現了傳統藝術的代表性和特殊性。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