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最佳慶典

臺南市鹽水區

鹽水蜂炮

鹽水蜂炮

臺南市鹽水區

全球十大最佳慶典

鹽水蜂炮

2023-11-13

「蜂炮」也叫「烽炮」,鹽水人呼作「放蜂仔炮」或簡稱為「放蜂仔」,較正式的稱呼是「蹌蜂炮」(cong5 phang1 phau3),意指蜂炮射出如同群蜂出巢一樣。其由來傳說頗多,大致有「反清復明」、「戲鬥煙火」、「歡迎嘉慶」和「驅除瘟疫」等4種說法,除了「歡迎嘉慶說」是純屬趣味之外,其餘3說皆頗有參考意義,其中「驅除瘟疫說」,應是蜂炮起源之說的骨架,如果放至同治光緒年間長達25年的霍亂史實來看,這個由來之說,這樣敘述似較合理:光緒11年(1885),流行25年的霍亂瘟疫,已至人消戶遷、市景蕭條的地步,鹽水商紳善信乃決議迎請關聖帝君神轎出巡遶境祈安保境,由關聖帝君飛昇日的元月13至15日,一連3天,所到之處煙火鞭炮齊放,經硫磺硝煙如此的全城「洗禮」之後,瘟苗疫毐乃被驅除,鹽水得以安寧,而鹽水人則歸功於關帝爺的大顯神威;嗣後,為感念神恩,遂在每年元宵節舉行關帝爺遶境,沿例燃放煙火鞭炮迎駕助興,一直流傳至今。

「放蜂仔炮」由武廟所主導。康熙54年(1715),台澎兵備道梁文科首倡興建「武廟」(關帝廟)奉祀,乾嘉以降續由官商或善信修築過6次,其中以嘉慶8年(1803)的改建較具歷史意義,奠定以後的廟規,後來更成為鹽水地區的公廟,執掌關帝爺遶境之事。 形成今天鹽水蜂炮面貌的「放蜂仔」歷史,大抵僅在70年間而已,早期「關帝爺遶境」時,放的都是一般性的鞭炮(連珠炮)和煙火,1936年以後,始發展出較為花俏的爆竹,戰後出現蜂炮煙火,1980年以後出現「炮城」,1984年蜂炮巢開始造形化,此時的沖天炮,也做了空前但卻「要命」的改革,由紙質彈頭換裝成塑膠彈頭,變成一種會爆炸的危險沖天炮,一般稱它為「硬蜂仔」,是連年造成不幸事件的罪魁禍首;到了2000年,超大型蜂炮巢陸續出現,2007年更有「王船炮城」、「茶壺炮城」等等。

相關文章

2023-11-02

共樂軒是大稻程北管軒社中的一個著名音樂社團,歷史悠久,以傳統的音樂表演而聞名。這個社團具有豐富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被譽為具有高度藝術價值的傳統音樂團體。

2023-10-13

關渡媽祖在北臺灣的信仰中,佔著極為重要地位,祂能夠成為臺北市民間信仰的代表神祇,成了北臺灣各地區迎神賽會必須迎請的神明,並以輪庄、年例等方式進行,探究其形成的因素中歸納有以下三點(簡有慶《北有關渡媽──關渡媽祖的信仰及其年例的變遷》論文):

2023-11-07

馬蘭複音唱法仍以領唱(獨唱)、高音(獨唱)、歌者即興、自由對位的方式發展出具有多聲部的複音唱法。保存者(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1997年創立,創辦人為郭子雄、高淑娟,師承馬蘭部落長者李原信、汪寶連、陽順英;新馬蘭部落長者林振葉、林振鳳;馬當部落長者郭英男、郭國治;康樂部落長者陽登山、豐福明、吳葉枝等人,主要展演為馬蘭阿美複音唱法「自由對位」歌唱形式,並融合歌舞劇形式展演,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