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望形塑全縣唯一「祭祀道路」

花蓮縣吉安鄉

阿美族里漏部落巫師祭儀

阿美族里漏部落巫師祭儀

花蓮縣吉安鄉

可望形塑全縣唯一「祭祀道路」

阿美族里漏部落巫師祭儀

2023-11-13

阿美族裡的祭師(sikawasay)指的是擁有神靈的人、祭師有男有女,不分年齡,是一種為私人與部落執行祭祀的「祭祀團體」。里漏部落祭祀團體目前僅存九名祭師,全為女性。祭師均並非自願團體,而是必須精神靈所挑選經生病或作夢後,由媽媽級祭師鑑定認可後才有資格參加,平時亦須遵守禁忌,如終生不吃蔥、蒜、羊、雞、兔等;儀式當日禁吃蔬菜類及魚類;儀式期間不得與伴侶行房事,不碰生水,不遠遊等,一切的禁忌是為了與世俗的世界劃清界線。

而祭師團體為了執行對部落社會責任義務的角色,衍生出她們在部落社會之功能,其功能分述如下:1.慎終追遠、凝聚部落感情2.經濟上之功能3.娛樂的功能4.教育上的功能5.社會的功能6.傳承的功能。而由於時代的變遷、傳承上的斷層、必須守禁忌的負擔,年輕人已不願意加入祭師團體,目前的祭師漸漸老邁,往日從旁參與儀式的部落民眾也逐漸流失,故現存之九人祭師團體實屬相當珍貴之民俗寶藏。

相關文章

2023-11-13

臺東縣蘭嶼鄉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基本上是建立在傳統的生計上。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依據傳統曆法,數百年來都是如此(族人稱夜曆,近似台灣的農民曆,但各部落對每年的起始月份迄今仍無共識,所以有逐漸參照台灣農民曆的現象)。雖然無文字,單靠口傳或經驗傳承,但是在強勢異文化影響60幾年之後,雖然在公家機關、學校都普遍採用陽曆(西曆)的情形下,日常生活好像也逐漸被陽曆影響。唯獨在歲時行事和傳統祭儀的施行上,還是習慣於遵守傳統夜曆,以及遵從本部落執掌曆法長老的指示。

2023-11-14

竹林山寺主祀「十八手觀音佛祖」(又稱蕃薯媽、十八股媽),係清乾隆三年(1738)隨著泉州晉江縣、南安縣、惠安縣等三邑移民,從安海龍山寺分靈抵臺創建艋舺龍山寺的觀音聖像之一,清嘉慶六年(1801)恭請至林口台地坪頂十八庄輪流奉祭。 昭和十三年(1938)4月興工創建「竹林山寺」,至昭和十四年(1939)2月竣工,昭和十五年(1940)農曆5月6日子時安座晉殿。後遇太平洋戰爭,全面停止了輪祀,到了戰後十八坪位才恢復輪值傳統。 民國三十八年(1949)輪值區域重新劃分為直屬坪位、巡迴坪位及正爐坪位,而後幾經合併更動,成為現今19坪位。早期信奉十八手觀音者以三邑人士為主,後因地緣及移民遷徙等因素,信仰逐漸擴及新北市與桃園市內安溪、漳州與客家移民,甚至戰後眷村外省新移民也擔任過爐主,呈現其兼容並蓄的多元文化風貌,成為北臺灣重要觀音信仰之一。

2023-11-02

淡水南北軒是一支具有超過90年歷史的北管音樂團體,其持續傳承、表演能力與團員間的默契和專業技能,使其展現出卓越的傳統民俗音樂價值,顯示出其高度的藝術性。這支樂團不僅在音樂演奏技藝上優秀,陣容壯大,並且在淡水和三芝地區獨樹一格,具有特殊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