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美麗的部落風格

宜蘭縣南澳鄉

泰雅族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彭秋玉

泰雅族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彭秋玉

宜蘭縣南澳鄉

編織美麗的部落風格

泰雅族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彭秋玉

2023-11-10

年少即師承嬸婆Yabung Wilang彭秋玉學習地機tminun balay平織、lmamu經、緯挑、snuyu斜紋;向Ryuhing流興部落的林白金蝦學習lmamu緯挑;並向耆老們學習傳統搓捻治做苧麻線的技法,目前尚種植苧麻。 2000年時至原住民技藝研習中心學習高機技法;於輔大接受織紋分析、染、高機、刺繡、設計概念培訓兩年。熟知南澳群傳統織布工藝的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可獨立完成水平背帶織機,單經雙緯技法。具備傳習能力與傳承使命感,持續在部落大學、南澳高中專班、南澳文物館或家中教學。

傳統泰雅族女子成年前必須習會以水平背帶織機獨立完成織布之傳統技藝,織布為泰雅族文化中重要一環,南澳群傳統織布形制、紋樣具獨特意義代表性。傳統織布材料使用苧麻,由部落婦女種植,衣服形制因應流域環境,圖紋來自家族傳承,具體呈現在地部落知識與特色,及與土地的重要連結。

相關文章

2023-11-08

翁明輝的繼父方老莊是製作竹盾的師傅,他在1959年向隔壁的清水祖師廟借了一面盾牌參考。因為當時關廟有廟會活動,陣頭急需使用盾牌,繼父將借來的盾牌賣給了陣頭。但當他要重新製作盾牌歸還給原主時,他卻突然罹患青光眼,加上重感冒,導致雙眼失明。在這種情況下,翁明輝接手學習如何製作盾牌。繼父解釋製作步驟,母親則在旁協助指導,最終完成了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開啟了他的盾牌製作生涯。

2023-11-10

梁晊瑋先生是一位熟知古琴髹漆知識、技藝及表現形式的藝術家。他擅長古琴髹漆這項琴器專屬的漆工藝技法,並且具有傳習能力和傳承的意願。梁晊瑋先生的師承賴作明藝師,這也強調了他在傳統文化脈絡下的學習背景。師事於賴作明藝師,意味著他得以在文化的庇護下學習和發展,成為這個領域中的合適者。

2023-11-08

王明賢16歲拜師於將軍地區金登富道長門下為徒,學習道法及糊紙器物方法,後以此為業,專心致力於製作各項道教儀式所需紙糊用品。王明賢所學習之糊紙為硬胚工法,重視糊塑,成品堅硬沉重,此派紙偶的粗胚用金紙層層糊塑,塑出肌肉骨骼線條,然後再糊細胚、上色、裝飾,作品風格較為雄渾有威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