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炮城慶元宵後龍慈雲宮熱鬧滾滾

苗栗縣後龍鎮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苗栗縣後龍鎮

攻炮城慶元宵後龍慈雲宮熱鬧滾滾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2023-11-10

慈雲宮「攻炮城」已流傳數百年,這項活動每年在慈雲宮前舉行,據傳攻炮城的由來為清朝後龍為通商口岸,曾有一年因瘟疫肆虐,地方向媽祖祈求保平安,媽祖指示攻炮城就能驅走邪魔,地方照辦後果然嚇阻瘟疫,因而流傳至今。「攻炮城」在日治時期仍有舉辦,但後來中斷了數十年,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才恢復舉辦。以前的炮城較簡陋,由木材製作,以三根竹竿支撐。炮城懸掛在中間,獎品也只有毛巾、肥皂等便宜的物品,後來經不斷改良,設備更為堅固易操作,獎品也越來越豐富,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首獎為一兩重黃金。縱使有該活動越來越商業化、媚俗化的趨勢,但其作為一個能凝聚居民團結意識的大原則仍未改變。

攻炮城原為台灣傳統民俗活動,但曾中斷。後龍慈雲宮於民國73年重現,其中器物製作與民俗工藝有其特殊性,搭配當地歲時節慶元宵節,是後龍生活圈內重要的活動。

相關文章

2023-11-03

吳清發父親吳土是「慶梨園」北管子弟,因而吳清發相當早就接觸到北管戲曲。戰後,吳土於民國38年(西元1949年)組「新樂園掌中劇團」,前場請人,後場自己負責,請過的主演有江萬長、張文源等人。民國41年(西元1952年)吳清發開始擔任主演,曾陸續向江萬長、陳坤輝、李木火、張文源及林牛、等人學戲。

2023-11-02

朱清松是北管音樂領域的重要人物,他在北管音樂工作中已有60多年的豐富經驗,深受藝界肯定,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他的唱腔在偶戲與亂彈(子弟戲)中獨具一格,嗓音高亢特殊,樂器技法優異,展現出他在北管音樂領域的獨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具有特殊性。

2023-11-10

清代時先民從唐山渡海來台,濱海的福興、埔鹽兩鄉因位處風頭水尾,載拓荒的艱辛歲月,水利設施不善,到春耕時期,各庄農民常為了爭奪灌溉水源,發生械鬥事件。在鹿港郊區的北方、東方、南方有三個聯庄的組織,分別為頂十二庄(今海埔厝、洋仔厝等村莊)、中十二庄(即許厝埔一帶)及廈十二庄(今埔鹽、福興鄉一帶)。早年,此三個聯庄組織均至鹿港天后宮恭請媽祖,迎接媽祖到村莊內繞境祈福,目前「廈十二庄」每年仍至天后宮迎媽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