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炮城慶元宵後龍慈雲宮熱鬧滾滾

苗栗縣後龍鎮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苗栗縣後龍鎮

攻炮城慶元宵後龍慈雲宮熱鬧滾滾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2023-11-10

慈雲宮「攻炮城」已流傳數百年,這項活動每年在慈雲宮前舉行,據傳攻炮城的由來為清朝後龍為通商口岸,曾有一年因瘟疫肆虐,地方向媽祖祈求保平安,媽祖指示攻炮城就能驅走邪魔,地方照辦後果然嚇阻瘟疫,因而流傳至今。「攻炮城」在日治時期仍有舉辦,但後來中斷了數十年,民國七十三年(1984年)才恢復舉辦。以前的炮城較簡陋,由木材製作,以三根竹竿支撐。炮城懸掛在中間,獎品也只有毛巾、肥皂等便宜的物品,後來經不斷改良,設備更為堅固易操作,獎品也越來越豐富,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首獎為一兩重黃金。縱使有該活動越來越商業化、媚俗化的趨勢,但其作為一個能凝聚居民團結意識的大原則仍未改變。

攻炮城原為台灣傳統民俗活動,但曾中斷。後龍慈雲宮於民國73年重現,其中器物製作與民俗工藝有其特殊性,搭配當地歲時節慶元宵節,是後龍生活圈內重要的活動。

相關文章

2023-11-13

據長老口述,加蚋埔夜祭自古從無間斷惟於日治時期因日人干涉而有短暫停頓,但在族人的堅持下很快即又回復舉行。加蚋埔馬卡道族人除了固定的年度夜祭之外,尚有祈雨祭、作向、走鏢及走孝等不定期舉行的各種民俗活動。 早期加蚋埔族人每遇乾旱時,即由部落頭人召集長老和尪姨會商準備前往水源頭祈雨。祈雨時所有參與的族人都必須唱祈雨歌,因此須於一個月前開始練唱。祈雨地點大都在口社溪上游舉行,其中曾有一次移往沙漠村的"海神宮"舉行,甚至也有遠走旗山地區的"姜仔寮"祈雨的傳說。

2023-11-14

由金門縣黃氏宗親會進行恭迎紫雲始祖守恭公巡安民俗活動,此巡安活動傳承迄今約有百餘年之歷史(始於清宣統元年,1909 年);後再於農曆二月十八日於值年村落黃氏宗祠舉行祭祖儀式,而浯島恭迎紫雲始祖初始原僅為五股,後至二十一世紀初期考量人口繁衍之眾,遂區分出第六股(尚義、后壟,金門城)。今紫雲黃氏宗親在金門主要分成六股,獨立的四大股為西園、汶水(後水頭)、金水(前水頭)、汶浦(後浦頭);另有六個小股因經費因素考量合組成二大股,其中一合股是由英坑、東店、官澳所組成,另一合股是由尚義(耍頭)、后壟、金門城(舊金城)所組成。因此,使得西園、汶水(後水頭)、金水(前水頭)、汶浦(後浦頭)四大股聚落每六年輪值一次,而二合股中的英坑、東店、官澳、尚義(耍頭)、后壟、金門城(舊金城)等六聚落則每十八年輪值一次;其中之一合股輪值順序為英坑、東店、官澳;另一合股輪值順序為尚義(耍頭)、后壟,金門城則未參與輪祀。

2023-11-06

美濃客家八音團是一支以嗩吶為主奏樂器,並搭配弦律性與打擊樂器的客家八音團體。他們的演奏風格在南部客家族群的生活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特別在歲時節慶和生命禮俗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支團體展現了客家族群傳統音樂的特色,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