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藤編達人

花蓮縣卓溪鄉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花蓮縣卓溪鄉

山里的藤編達人

賽德克族傳統籐編工藝

2023-11-09

花蓮縣卓溪鄉山里社區發展協會與工藝師互動關係良好,能做為工藝師向外界展現其技藝之橋梁。胡正昌工藝師製作的成品,包括有一般裝東西的Beluwui,及裝獵物的Lawa。Beluwui的上方有反摺的編法,以加強其強度,且在連接背帶或頭帶的部分,其扣環收編得非常漂亮。

作品之造形與工法雖然樸拙,但傳承自部落耆老,故仍保有傳統工法。工藝師因少與外界互動,仍保有陶賽的傳統技法與樣式,與太魯閣族的技法與樣式有區別。此外,藤編亦反映賽德克族男性工藝實踐之文化。花蓮縣卓溪鄉山里社區發展協會與工藝師互動關係良好,能做為工藝師向外界展現其技藝之橋樑。

相關文章

2023-11-09

翁文標藝師的技術傳承自父親翁享杭,他9歲便跟隨父親工作,剛開始只能幫做一些簡單的粗製活,16歲便已經學到了糊紙的各方面技藝,民國之後兩岸不通,一些材料都須自製,如尪仔頭,各種表情如哭、笑、開口、合口、歪嘴、斜目等,都要做出表情,才能產生生動的尪仔齣。在這種情況下,翁文標也擁有捏塑土模的功夫,後來他各類糊紙製作都擅長。具該登錄項目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翁文標藝師所糊製的王船做工繁複且屬傳統樣式,船身線條優美,內部配件立體、完整而熱鬧,用竹與紙的配合,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然而很多人學的只是基本動作,只會基本功,這門技藝在他心目中是很寶貴也是文化的一部分,當中的學問很廣博。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2023-11-01

董坐是彰化縣二水鄉螺溪石硯製作的專家,他擁有超過四十年的硯雕經驗,累積了豐富的選材和塑型技能,展現了他的藝術性。他的作品在當地獨步全台,具有特殊性。董坐的硯雕技能源自家族的傳統,他的父親是著名的硯雕名家董壬申,董坐從小即開始學習硯雕技巧,並在自己的工作室中持續創作。

2023-11-08

馮進興累積四十餘年的彩繪經驗,作畫能信手捻來,而非看圖描繪;在彩繪的技法方面,保留純粹之傳統彩繪工藝,嫻熟於以手掌拍塗作畫的「搨畫」,用色上採華豔高彩度的色彩,如黃、紫、粉紅、鮮綠等色彩,具強烈的地方性格,堪稱高雄地區中壯輩的畫師之代表。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