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寺廟彩繪珍貴文化遺產

宜蘭縣宜蘭市

彩繪工藝─寺廟彩繪-曾水源

彩繪工藝─寺廟彩繪-曾水源

宜蘭縣宜蘭市

傳統寺廟彩繪珍貴文化遺產

彩繪工藝─寺廟彩繪-曾水源

2023-11-01

寺廟彩繪在台灣文化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現,更是具有歷史性、人民性和地方特色的藝術。然而,這項傳統藝術正面臨嚴峻挑戰。隨著社會現代化和寺廟建築的改建,傳統的寺廟彩繪受到威脅。木造廟宇被水泥、石雕取代,傳統的彩繪技藝因此逐漸失傳。這種變遷不僅在宜蘭,而且在台灣各地都普遍存在,傳統寺廟彩繪的美麗和獨特性因此面臨消失的風險。

在學術研究方面,寺廟彩繪雖然被定位在民間藝術範疇,但對於這一主題的深入研究卻相對缺乏。儘管寺廟彩繪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民間信仰,但相關研究和關懷相對有限,這使得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難以被廣泛保護和傳承。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努力,來保存這項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只有通過持續的研究、傳承和保護,我們才能確保寺廟彩繪這一獨特藝術形式在台灣文化中繼續綻放光彩。

相關文章

2023-11-10

保存者生平或保存團體創立沿革 魯凱族編織保存者杜夏連於1947年5月10日出生於屏東縣瑪家鄉。習藝過程 由於部落中的學習並不是藉由文字所習得的知識,很大的一部分是透過手做、口述及日常生活中所營造出來的情境,並加以學習的過程,杜夏連從小向母親學習編織,家人的編織用具皆出自於她的手。杜夏連精通編織、珠繡、縫紉與月桃葉等魯凱族傳統工藝,其作品的表現形式呈現出原住民的素樸質感。平常會以講師的身分,參加公部門委託辦理的魯凱族部落編織人才培力訓練課程,為延續魯凱族編制技藝盡一份心力。

2023-11-08

馮進興累積四十餘年的彩繪經驗,作畫能信手捻來,而非看圖描繪;在彩繪的技法方面,保留純粹之傳統彩繪工藝,嫻熟於以手掌拍塗作畫的「搨畫」,用色上採華豔高彩度的色彩,如黃、紫、粉紅、鮮綠等色彩,具強烈的地方性格,堪稱高雄地區中壯輩的畫師之代表。

2023-11-09

呂界元因鏤空木雕技術佳,雕刻繪稿技巧兼具,沿續臺灣本土繪師體之風格,呈現地方特色,故為登錄為本縣木雕保存者。臺灣的木雕藝術主要隨漳、泉、閩、客等先民拓墾傳承而來,在閩南傳統的傳承脈絡下,自生活的應用出發,逐步提升木雕的藝術價值,也培養出本地特色的木作鑿花匠師、器物木雕以及神像木雕匠師。嘉義為當時漢人開臺的主要據點之一,作品以神像、廟宇為主,早期臺灣各地的廟宇興建,都可以看到嘉義木雕師傅的身影,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二條地方性基準,爰以登錄為傳統藝術。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