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立母的祝福之地

臺南市東山區

東山吉貝耍夜祭

東山吉貝耍夜祭

臺南市東山區

阿立母的祝福之地

東山吉貝耍夜祭

2023-11-13

平埔族曾是台灣大地的主人,「吉貝耍」(ka2 puah4 suah4 ;木棉花之意)的夜祭,可以讓我們再度識大地主人的真實生活。 被認為是西拉雅系蕭壠社現存最大族群的「吉貝耍」,位在東山區東河里,迄今每年農曆九月四日夜晚,仍依傳統舉行「阿立母夜祭」,並於初五中午時分舉行「哮海」,儀式神秘、罕見,與大內區頭社夜祭,同列為台南市境兩大坪埔祭典。

夜祭是「還願頭」的祭儀,在初四晚間九點前後登場,以替該年平安退伍回來的壯丁還願者最多,儀式由「獻豬」開始,接著由「尪姨」請神,進行用點燃乾茅草拍打豬體的「過火」,以示淨豬,然後用白布蓋住,稱「覆布禮」。
午夜過後,進行「點祭」,由尪姨持刀背敲打豬頭,並隨即掀開白布、翻仰豬身,象徵性起割一下豬體各部位,表示諸神已點收了。 這之後,緊接著「牽曲」由十來位頭戴圓仔花圈的女童圍圈舞唱,舞步緩慢,歌曲悲悽哀怨,令人動容,藉以表達懷念祖先辛勤拓墾,並帶有感恩和祈福之意。 

相關文章

2023-10-12

七夕乞巧原是傳統社會的民俗活動,具有古昔生活傳承的價值意義,在臺南市七夕夜晚拜七娘媽生仍存在社會生活中,後轉換成為做十六歲的科儀,更是臺南在全臺灣至今唯一保留的成年禮。

2023-11-10

「遶境」出巡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普遍常見的活動,是指神明巡視轄區,一般神明也有所謂「溫庄」的活動。遶境出巡屬於角頭性的例行性活動,目的在巡視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九庄媽的祭祀組織可以祭祀圈概念含概,雖無實質廟宇,但九庄媽相關祭祀活動,包括請媽祖、過爐、出巡及到食水嵙刈香,其祭祀費用皆由輪值庄頭負擔,有頭家爐主的組織,亦有巡境的範圍,可說是一個有神無廟的地方性祭祀圈。九庄媽信仰對於新社地方社會、文化與歷史具有型構「新社地方」的精神動力、為地方拓墾歷史記憶、地方文化發展根基等特殊且深厚的意義。

2023-11-02

陳錫煌先生是操偶領域的優秀演師,他的操偶技藝細膩生動,圓熟典雅,是亦宛然一派的指標性演師。他保存了相當數量的劇目,並在技藝傳習、推廣以及國外演出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陳錫煌先生師承父親李天祿,從小就在戲班裡聽學操偶的手藝技法,他對布袋戲的知識、技藝、文化表現形式非常熟悉,並且具有傳習該項目的能力和強烈意願。在文化脈絡下,他被認為是適合被登錄的人選。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