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最大王船

高雄市茄萣區

下茄萣金鑾宮王醮大典

下茄萣金鑾宮王醮大典

高雄市茄萣區

打造最大王船

下茄萣金鑾宮王醮大典

2023-11-13

金鑾宮主祀媽祖,最初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設壇於境內社尾處,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時遷建現址,後經道光六年(1826年)、1928年、1957年、1978年、1981年的幾次重新修建及增建,成為今日所見堂皇廟宇,祭祀範圍為舊下茄萣庄,即今茄萣區嘉定、保定、大定、光定、吉定五村。

金鑾宮平均約每十年舉行一科王船醮典,戰後迄今共舉行過七科王醮,分別在1948、1960、1969、1974、1982、1992、2000年,屬不定期醮典。

相關文章

2023-10-13

風獅爺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資料,金門的風獅爺,據推測乃由於明代中葉之後,金門因煮鹽、海盜危患,使樹木大量減少,每屆秋冬之季,風砂肆虐,居民為風砂疾病所苦,故於迎風及路口處,設置風獅以鎮風制煞,相因而成習俗。

2023-11-15

埤頭關帝廟之香火始於清康熙年間,廟宇經天災數次重建,人口也因瘟疫敗庄而有流動,戰後初期,埤仔頭人口漸多,庄民乃商議建關帝廟於現址。埤仔頭拍面宋江陣歷史早於建廟之前,約於1940年代前期即已存在,與新化頂山仔腳朝天宮、關廟下山仔腳關帝廟兩地同為36人拍面宋江陣,合稱「保東三陣」,若有廟會舉行,三陣齊聚,聲勢盛大,如108條好漢再現。

2023-11-13

鹿耳門天后宮送迎神儀典分別是由「封印送神」及「禮樂迎神」兩項民俗而組成,於1993年(民國八十二年)首舉,當時鹿耳門媽指示為感念諸神鎮海之功,增加「鎮海之祭」,感念眾神庇祐,也是送迎神儀典中唯一一次的海祭,之後便無此儀式。 鹿耳門天后宮所辦之封印送神與禮樂迎神分別接承自民間之舊俗中的農曆12月24日送神及正月初4迎神之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