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新北市新莊區

亦宛然掌中劇團

亦宛然掌中劇團

新北市新莊區

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

亦宛然掌中劇團

2023-09-18

亦宛然掌中劇團包含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不僅培訓前場表演藝師,對於後場音樂、行政工作方面也積極培訓新手;令對手工藝雕刻、製偶衣、刺繡方面更是講究,精緻研發,對於傳統布袋戲之發展具有貢獻。

亦宛然掌中劇團在李天祿與李傳燦父子的教導薪傳下,成為臺灣極具代表性,且為新生代技藝優良的布袋戲團,前後場都頗具實力,值得登錄。

已具布袋戲之始祖地位,對於布袋戲之推廣保存及傳承,不遺餘力。

布袋戲又名掌中戲,清中葉自漳州、泉州及潮州等地傳入臺灣以來,歷經兩百餘年的演變。布袋戲為一結合說書、操偶、音樂、戲劇、雕刻、彩繪、刺繡的綜合藝術,更透過演師唸白與操演戲偶的身段動作,搭配後場音樂,營造宛然若生的戲劇張力,已成為最具臺灣本土代表性的藝術文化之一。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基準「具有藝術價值」。

相關文章

2023-11-07

東華皮影戲團為家族代代相傳,是臺灣具有悠久歷史的皮影戲團。與眾不同之處即是配合時宜,不只侷限於表演古老傳統技藝,而能作各方面改良,例如影窗加大、影偶尺寸亦增加,色彩更鮮豔,各關節操縱自如,並能作出高難度技巧及隨時可變幻製造畫面特殊效果的燈光等。 東華皮影戲團除了名滿南部地區外,民國四十至五十五年代是皮影戲業當中,唯一走遍全省各戲院能叫座的戲團。先後應邀前往日本、菲律賓、香港、美國等地演出。更由於第五代團長張德成先生對皮影戲的貢獻甚鉅,於民國七十四年榮獲第一屆民族藝術薪傳獎,並於民國七十八年當選全國首位重要民族藝術藝師。目前第六代團長張榑國、張義國先生於民國七十六年起繼承衣缽接掌主演之職,並對臺灣皮影戲之保存、推廣不遺餘力。除了保持傳統之外另加創意,以靈活富有節奏的演技廣受觀眾好評。曾榮獲傑出藝術薪傳金獅獎,全國十大傑青年薪傳獎及教育部重要民族藝術皮影戲首位習藝結業生。

2023-11-07

王玉川先生在說唱唸歌藝術領域的傑出表現和貢獻。他的咬字吐音、唱唸神韻和伴奏烘托等方面展現出高度的技巧,能夠在劇情中跌宕起伏、自由且即興地表達說唱唸歌之藝術境界。在十九歲開始說唱唸歌生涯後,王玉川的足跡遍及全臺,他自彈自唱的曲調豐富多樣,清晰流利地展現閩南語的韻味之美。他的即興編詞彈唱作品取材自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和戲班子弟的甘苦心聲,其說唱風格別具親切動人的魅力,帶有濃厚的地方性。

2023-11-14

安平是臺灣古老的城鎮之一,在荷西時期之前已被稱為「大員」。1661年(明永曆十五年),鄭成功入主臺灣後,才改名為安平至今。而隨著歷史環境的演變,至今安平聚落分成十社,位於港仔尾社的靈濟殿歷史最早可以溯自1718年(清康熙五十七年),前身為仙史宮,主祀伍府恩主公,後迎入安平慈濟宮保生大帝、囝仔宮社北極殿玄天上帝、安平水仙宮水仙尊王等神。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