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傳統戲曲

2023-11-07

林竹岸藝師精熟歌仔戲後場音樂演奏,並且經歷了歌仔戲發展的各個階段,包括內台、賣藥團、廣播、外台、劇場等,並且熟悉多種劇種的後場音樂,如歌仔戲、客家戲、九甲戲、京戲、亂彈戲、布袋戲等,以及西樂的音樂內涵。

2023-11-07

王玉川先生在說唱唸歌藝術領域的傑出表現和貢獻。他的咬字吐音、唱唸神韻和伴奏烘托等方面展現出高度的技巧,能夠在劇情中跌宕起伏、自由且即興地表達說唱唸歌之藝術境界。在十九歲開始說唱唸歌生涯後,王玉川的足跡遍及全臺,他自彈自唱的曲調豐富多樣,清晰流利地展現閩南語的韻味之美。他的即興編詞彈唱作品取材自市井小民的生活百態和戲班子弟的甘苦心聲,其說唱風格別具親切動人的魅力,帶有濃厚的地方性。

2023-11-07

陳美珠和陳寶貴是一對搭檔演出說唱唸歌多年的藝人,合作無間,技藝純熟。陳美珠擅長即興戲曲語言,多角色嗓音變化,加上樂器伴奏,展現獨特魅力;陳寶貴具南管、歌仔戲底蘊,咬字吐音,充滿韻味,並擅長編劇敘事,二人組合堪稱臺灣說唱藝術的絕配,具有高度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登錄的評定基準。

2023-11-07

太平清歌為臺南本地重要南管系統歌館文化,並有其特殊流派特色以及地方俗民藝術文化趣味。麻豆巷口集英社創設於日治時期,與麻豆昔時迎暗藝有關,已傳承至第五代,仍見活力與傳承動能,且保留南管曲樂80首以上,人人可彈拉唱曲,前後場均可互換,具藝術價值。

2023-11-07

西港廣慈宮金獅陣是「西港香」最先組成的金獅陣,也是最具聲勢的武術陣頭,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素有「獅母」之稱,從早期至今一直是西港香出巡繞境時之開路先鋒。此金獅主要是為了3年1次的「西港仔香」組織、訓練,當訓練完成後,即擇期至玉敕慶安宮開館,向神明稟告成效,並向千歲爺報告已經完成準備可以開始繞境。烏竹林金獅陣有開路解厄、驅邪祭煞及維持秩序的功能外,其餘例如金獅陣開始繞境後,一定會帶著謝籃,除了裝載廟方或是地方仕紳餽贈的謝禮外,最重要的是裝載的淨香爐、鞭炮、金紙、淨符等物,淨香爐一路香火不斷,象徵沿路驅邪除穢、淨化空間,若表演時有人不小心觸犯禁忌時,靜香爐有淨化金獅陣的作用。另外,兵器皆貼有淨符,在地人慣稱為淨符,其來源是金獅陣於請獅祖立館後,在廟裡由獅祖降駕於手轎仔當場直接畫於金紙,與其他陣頭皆由法師畫符及唸咒有所不同,手轎畫符儀式象徵神明已驗收核可該陣頭,往後神祗將會如影隨形,跟隨金獅陣消災解厄、祛除晦氣、驅除邪靈。另外,打圈、燃放鞭炮等也都具有消災解厄之驅邪避禍的宗教意義。此外,西港廣慈宮金獅陣與創立於清康熙39年(公元1700年)的「麻豆紀安宮金獅陣」互為獅母與獅子;為西港仔香入廟時,能同時進入西港慶安宮王府參拜的2支獅陣。

2023-11-07

學甲謝姓獅團是一支每年訓練並參與慶典活動的團隊,主要出陣於學甲上白礁和四年一科的「學甲香」慶典,是慈濟宮保生大帝的「駕前」陣頭,與謝姓家族的開拓史密切相關,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非常值得保存。此團由西港區烏竹林廣慈宮金獅陣的師傅所成立,不僅每年出陣,還將技藝傳承給學甲國中,代代相傳,具有持續傳承的意義。此外,該團的獅頭是以傳統方法自製,相當罕見,更增添了其保存價值。

2023-11-07

麻豆鎮「紀安宮」,創立於西元1700年,主祀東晉淝水之戰謝安,至今已逾三百多年。「麻豆紀安宮金獅陣」與本縣已登錄縣定傳統藝術「西港廣慈宮金獅陣」互為獅母與獅子,為西港香入廟時,能同時進入西港慶安宮王府參拜的兩隻獅。「麻豆紀安宮金獅陣」源於烏竹林廣慈宮現任主委謝顯森之曾祖父謝燕(俗稱燕師),約至西元1881年前後延續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其獅頭之製作仍沿用舊習,以泥土製成模型,再用牛皮紙、報紙及紗布一層一層包裹,修飾完成裱糊後,藉由日光照射整個模型成堅硬狀態,再用竹子固定後,用藤條片作為綁線,最後加以粉飾、彩繪、安裝鏡片以及鬃鬚,即完成紅獅頭。

2023-11-07

港口慈安宮據史料記載創建於清康熙年間,至嘉慶廿二年乃遷建現址。港口慈安宮金獅陣包含雙龍吐珠陣、錢陣法、四城陣、八卦陣、小龍步法陣等十四項,陣式分明,變化多元。不同於一般金獅陣是由盾牌帶領,耙上無長角的母耙隨盾牌行動,港口慈安宮金獅陣的特色是由耙上長五支角的公耙領陣。造型可愛的「獅旦」也是吸睛的焦點,「獅旦」由一小孩扮演,通常是頭綁頭巾,身穿紅肚兜,腰纏長布巾,戴墨鏡,站立於成人肩上,左手叉腰,右手揮舞彩球,負責引導金獅陣。

2023-11-07

溪南寮興安宮管理委員會的金獅陣具有多重特色和藝術性。他們使用紅面獅頭帶陣,並結合舞獅、宋江陣式等元素,呈現出陽光之氣。從舞獅到器械對打,再到空手連環、八卦陣式等等,都展現出高度的技藝和藝術性。其中的「刣獅」動作最具特色,獅頭的製作過程也注重儀式性,使用紙糊工法,由施家代代相傳,並且保留第1代師傅施金水的獅頭作品。

2023-11-07

看東弘農宮金獅陣成立於清代,歷史十分悠久,保留許多的傳統陣勢。在南關線地區因直接或間接傳授其他聚落獅陣,因而被喻為獅祖。2018年看東金獅陣登錄為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是對於其歷史與技藝的表彰。歸仁看東弘農宮的黃腳巾流派具有悠久的創陣歷史,建立在歸仁地區。他們的陣式非常完整,擁有多元的套路,呈現出濃厚的宗教性和神秘性。這支團隊向心力強,充滿鬥志,具有優秀的動員和組織能力,並且有著制度化的傳承體系。他們擁有強烈的保存意願,致力於將這項傳統藝術保存下來。 在他們的演出中,獅頭的造型非常特殊,獅旦的表演鮮麗突出。他們的金獅陣在南關線地區代代相傳,展現出優越的活力和張力。這種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得歸仁看東弘農宮在地方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