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藝師

新北市萬里區

泥作工藝-謝振發

泥作工藝-謝振發

新北市萬里區

傳統藝師

泥作工藝-謝振發

2023-11-01

謝振發師承洪坤福派下「五虎將」之姚自來,專擅於泥塑與剪黏工藝,自民國50年入行習藝,具多年實作經驗且承作如大龍峒保安宮、草漯保障宮、臺北關渡宮、板橋接雲寺、萬里昭靈宮等名廟等經驗,體現其高度的技藝及文化表現水準。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1款條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

謝氏至今仍親身投入現場製作,並在過程中扮演指導者的角色培訓新世代,顯示其具備傳習能力與意願。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2款條件「具該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謝氏為臺灣剪黏泥塑洪派傳人,為師傅姚自來徒弟九人當中,仍在第一線施作的泥作匠師之一,其輩分之高、專業技藝的展現,均堪稱為文化脈絡之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第3款條件「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相關文章

2023-11-10

師承關係:徐析森─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徐世昌、徐世河。木偶雕刻在徐家已傳承數代,徐柄垣的父親徐析森是彰化頗負盛名的神像雕刻師。日治末期受戰事影響,臺灣掌中戲團木偶來源無法再從大陸取得,劇團乃前來彰化向徐柄垣之父徐析森訂製戲偶,「阿森仔頭」偶頭雕刻在工藝精巧,在布袋劇團備受肯定。徐柄垣在出生於木雕工藝世家,從小耳濡目染,十六歲開始正式學藝,木偶之外,也雕刻佛像與人頭像。.從第一代徐析森創發,到第二代徐炳根、徐炳標、徐柄垣三兄弟傳承,如今來到第三代,由徐世昌和徐世河承襲技藝,其中徐世河畢業於臺中明道中學美工科雕塑組,接受專業美術訓練,加上從小就在父母身邊幫忙,一點一滴學習著戲偶雕刻的技藝,雖然曾經想出外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在民國82年(西元1993年)以後,父親為霹靂布袋戲刻偶的工作量相當大,他便偶爾返家幫忙佛像生意,也逐漸體會家族技藝薪傳的重要性。如今已得父親幾分真傳,延續「巧成真」戲偶雕刻事業。

2023-11-01

製墨為傳統文房四寶工藝之ㄧ,陳嘉德製墨能承繼傳統,一枝獨秀,其價值在於工序、工法、工料的技藝傳承,技法具有藝術之重要性。繼往開來,遵循古法,純以手工製墨,有其獨到之處。

2023-11-10

粧佛是融合神像雕刻及宗教儀式之工藝美術,表現傳統信仰之豐富樣貌,並顯示民間藝術之特質。台灣粧佛可略分為福州及泉州二派,其中泉州派神像雕刻於鹿港之發展尤重寫意,多為子傳父業,嚴守祖傳古法,在藝術表現呈現其特殊性。保存者施至輝先生師承其父「神刀施禮」以泉州傳統雕法,堅持以傳統神像樣式創作,允稱為泉州派藝師中之翹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