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獨具點石成金石雕師傅

新北市五股區

石雕-石地發

石雕-石地發

新北市五股區

匠心獨具點石成金石雕師傅

石雕-石地發

2023-11-01

石地發兼具「頭手」、「平直手」與「晟手(修手)」等各階段石雕技術,擅長運用各式工具與工法以完成作品,並孰悉及反映作品題材之典故與內涵。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

石地發除傳習弟子之外,曾於大葉大學造型藝術學系擔任業(講)師多年,對於石雕技藝的傳承保持高度的熱忱。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2款認定基準「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承襲本土臺灣石匠陳根樹師傅體系,該體系融合福建惠安張木成匠派,體現陳、張二派匠藝特色。符合《傳統工藝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3款認定基準「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相關文章

2023-11-01

歷史源流發展概況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晚商周初之際,就有璽印的使用。漢代隸書在印面的表現上高度保留秦代小篆的文字之美,是中國篆刻史上的第一個黃金時代。歷經一千多年來到元末,有王冕以花乳石治印;兩百年後,明代蘇州人文彭文三橋又以處州(浙江境內)燈光凍治印,開啟了石印風氣之先,弟子何震發揚光大成為「徽派」之宗,此後便蔚為時尚,四百年間由「西冷八家」的浙派開創局面,隨後皖派繼起且後來居上,將篆刻藝術帶入空前的黃金時代。(參考來源:崔仁慧,《印海博藝:廖德良印鈕藝術與篆刻名家選粹》,P4。)

2023-11-10

賴永發先生師承新竹許錦相漢式傳統雕刻,從事木雕工藝40多年,熟悉漢式木木雕技術,擅長鏤空圓雕技法以及「清底」技術,作品以人物、花鳥見長,曾獲文建會第三屆、第四屆民族工藝獎佳作,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優選,第一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第四屆國家工藝獎入選等獎項。賴永發先生掌握相關技術,有傳習能力與意願。賴永發先生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符合傳統工藝保存者認定之條件。

2023-11-08

江岳哲是台灣獅頭製作的保存者,他堅持使用傳統的紙糊製作方式,已經持續40年。他的紙糊獅頭製作過程非常耗時,一隻獅頭需要45天的時間完成,包括塑模、上紙、脫模、編筐、綁手棍、上色、裝飾等多個步驟。製作紙糊獅頭的過程中,他堅持不使用現今市面上流行的玻璃纖維、不鏽鋼及鋁等替代材質,而是保留了傳統的紙糊技藝。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