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必去!走進台北時光長廊

台北市大同區

迪化街

迪化街

台北市大同區

文青必去!走進台北時光長廊

迪化街

2023-10-31

一向以辦年貨聞名全臺、一般所熟知的迪化街,其實指的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就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是大稻埕(即今大同區)的一部份。迪化街最早有商店出現,是在西元1851年。兩年後,艋舺地區的泉州同安人在迪化街紛紛建起商店,形成「中街」。到了日治時期以南北雜貨、茶行為主,之後米業和布匹、中藥等也逐漸佔有一席之地。之後隨時代演進,街景、房屋的外觀有極大的改變,從樸實的閩南式店舖繁複華美的巴洛克式裝飾,逐漸演變成今日風貌。

二戰後迪化街持續作南北貨、中藥和布匹批發商集中地,至今仍是這三大行業中最大的批發零售市場,是臺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具歷史意義的老街。迪化街不但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而且從清末至今,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一直保持舊日的風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走進迪化街彷若走進歷史的長廊,許多商家樣貌都保有「大正時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建築。自清末一路演變,少有人不知道這裡是臺灣南北貨、茶葉、中藥和布匹的批發貨集散地,迪化街的確勾勒出臺灣商業發達史的初貌。迪化街店屋,屬於長條形連棟式店鋪,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以便兼顧商業和居住的功能,是清代臺灣商街的典型。

相關文章

2023-10-11

珠山聚落發展自元代,開基祖薛貞固世居同安,元至元五年(1345)薛氏因避難渡海至浯洲後,選擇太文山之南、龜山之西居住,將此地命名曰「薛厝坑」。

2023-10-11

根據《大城咸安宫沿革誌》記載,威安宮主祀保生大帝,為大城地區先民吳氏於康熙5年(西元1666年)回歸故里福建泉郡同邑白礁鄉積善里祖廟,奉請至大城厝庄祭祀。康熙13年(西元1674年)奉祀於新建簡陋士埆廟安座供民膜拜,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大城地區開設市街,重建廟宇,規模較小。

2023-10-31

總爺街,又稱為臺南總爺街,是台灣臺南市的一條古老街道,位於臺南市中西區。這條街道保存了許多古老的建築和文化遺產,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參觀。總爺街上有許多傳統的小吃店、手作工藝店和古董店,使得這裡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在這裡,遊客可以品嚐到台灣傳統美食,購買到獨特的手工藝品,同時還可以欣賞到古老建築的美麗風貌。總爺街是臺南市保存完整、具有悠久歷史的街區之一,也是一個讓人感受台灣傳統文化魅力的好去處。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