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潺潺流水而走糶糴繁華

屏東縣竹田鄉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屏東縣竹田鄉

隨著潺潺流水而走糶糴繁華

舊達達港糶糴村糧埤伯公

2023-10-12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

「伯公守河口」是客家聚落重要的文化特色,糧埤伯公見證達達港的興衰,是重要的歷史建築,具歷史文化價值。

見證達達港稻米轉運港歷史,且為客庄辦理客庄活動重要場域,整體樣式為塚式,具有客家文化特質,具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粮碑伯公主要由金庫、福德亭(拜亭)、伯公本體、廟宇、化胎等等組成。 六角攢尖頂,覆蓋綠色宮殿式琉璃瓦,屋簷瓦當滴水。垂脊燕尾起翹、雲卷形泥塑裝飾及泥塑葫蘆等構件,表面皆貼馬賽克。

粮碑福德正神主體為墳墓型伯公。神牌位後方的龜背,以及如太師椅的護牆表面,皆為洗石子處理。護牆兩端螺鼓,分別陰刻有「人壽」及「年豐」字,填紅漆。福德亭屋頂室內天花板如同屋頂六角攢尖造型,正中央繪製太極圖形。

相關文章

2023-10-30

雲林北港鎮的中山路從清朝時期以來,一直是雲林人重要的生活重心,不僅是北港最早的老街,也是北港地區的發展中心。這裡的建築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店鋪,像是蔘藥行、診所等,另一種是與寺廟參拜相關的建築,例如北港著名的朝天宮,主要供奉媽祖的朝天宮也是雲林北港人的信仰重心,媽祖神祇的香火鼎盛也連帶的帶動了老街的經濟發展與週遭的商業型態。 延平老街是西螺早期商業區,除了迷人的自然風光之外,目前仍遺留下不少保存完善的建築物,例如金玉成鐘樓、螺陽齒科,還有之前為「捷發乾記茶莊」,目前已成為西螺旅遊「問路店」的老街文物館(螺陽文教基金會)。懷舊建築、熱情純樸的人文風情、還有各式在地美味小吃及西螺名產伴手禮專賣店,充滿質樸的悠活小鎮…蘊藏不盡的文化精髓都藏在這一幢幢的街屋裡。

2023-11-03

湖口老街位於臺灣新竹縣湖口鄉,是一條充滿歷史和文化氛圍的街道。這個地區的興衰與鐵路發展息息相關。在光緒十八年(1892年)鐵路鋪設至湖口後,這一帶開始繁榮。當時稱為「大湖口」或「大窩口」的湖口地區因為鐵路的通過,成為了貨物集散地,帶動了當地的發展。日治時期,由於「湖口驛」的設立,這裡更是商業繁榮,並在大正五年(1916年)開始建造了今天的湖口老街。然而,在昭和四年(1929年),鐵路路線調整導致「湖口驛」遷移到下北勢,使得老湖口商業衰退,但老街的風貌卻得以保存。

2023-10-12

高雄代天宮創建於民國40年,其建廟緣由,溯自昭和5年(1930),前台南縣北門鄉蚵寮村民移居哈瑪星,自故鄉「保安宮」迎請清水祖師金身蒞境護佑,由旅高鄉親輪流奉祀,以為精神寄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