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官建帝君廟

臺南市中西區

八吉境關帝廳

八吉境關帝廳

臺南市中西區

清代的官建帝君廟

八吉境關帝廳

2023-10-11

八吉境關帝廳為臺南市中西區的一座廟宇,主祀關聖帝君並供奉馬使。關帝廳為一間二進,「一廳一拜亭」的格局,為規模略小之廟宇。廳內有數個歷史古匾和潘麗水的彩繪作品。廟方主動提報歷史建築,並於2012年公告登錄。

廟方於2014年6月報請文資處自行修復,以藝術修復的手法整修廟內的浮雕、彩繪和畫作。修復的門神及彩繪曾於2017年7月出現在大阪關西機場的行李手推車廣告,以推廣台南觀光。

八吉境關帝廳的歷史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原建於台灣巡道署左畔(今永福國小附近),為台灣巡道署官吏祭拜關帝而建造之廟宇,以區別明鄭時期所建的祀典武廟,故亦稱道署關帝廳。清領時期最初所建的關帝廟為後甲關帝廳,後來因其路途遙遠,便建了八吉境關帝廳。

歷經拆遷和改建,日治時期因1929年市區改正而遷至末廣町二丁目110番地現址,並合祀講古腳觀音閣觀世音菩薩、八吉境東轅門土地公廟福德正神。戰後於1948年和1971年進行全殿整修,1977年舉行慶成醮。2014年八吉境道署關帝廳再次進行整修,2016年6月27日入火安座,西元2018年12月啟建戊戌年金籙慶成祈安三朝建醮大典。

相關文章

2023-10-12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

2023-10-30

奮起湖有南台灣九份的美稱,老街街景便是其一賣點。依山勢而建的宅落,小商家密密麻麻地擠在彎曲、忽高忽低的巷弄兩側,聽聞著鐵道便當不時的叫賣聲響,和陣陣飄散的餅舖餘香等等,已教人忍不住垂涎的味蕾全開步入。

2023-11-03

位於石岡區的石岡老街,舊址就位於今石岡街,鄰近台3線和東豐自行車道綠廊,而由「林鐵」改建的自行車道上面,又有石岡火車站的舊址,而過去石岡老街的繁華,也因這座車站而興起,隨著林鐵沒落,石岡老街經歷兩次大地震,過去榮景不在,且已被鋼筋水泥的現代建築取代,而現在這裡除了保留舊穀倉外,石岡街上僅剩幾棟建築物保留日式木造平房和日本式黑屋頂。來到石岡老街,當地人也會另外推薦石岡情人木橋和石岡大壩遺址。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