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地方文字教化

彰化縣竹塘鄉

竹塘醒靈宮聖蹟亭

竹塘醒靈宮聖蹟亭

彰化縣竹塘鄉

重視地方文字教化

竹塘醒靈宮聖蹟亭

2023-10-11

醒靈宮位於竹塘鄉牛稠子金牛山麓(民靖村金山路34號),在牛稠子聚落旁,二林鎮與竹塘鄉交界處。醒靈宫的信徒主要是七界内的客家子裔,它的祭祀圈因此跨越二林鎮、竹塘鄉與埠頭鄉三個行政領域。

醒靈宫主祀關帝君、孚佑帝君以及灶君爺等三恩主,它的前身──醒世堂原本是私人設置的鸞堂。信徒日眾後,為表示對神及寺廟虔誠的心意,信徒集資募款來建設廟宇,於是於大正2年(西元1913年)農暦八月,遷建於現在的金牛山麓,建造三間正殿,並正式將醒世堂更名為「醒靈宫」。民國41年(1952年),信徒謝乾拔、黎阿連、徐清焕、莊慶賢、陳見發、羅文炳等六人發起建造惜字亭(西元1955年完工),以遵守至聖先師「惜字崇文」之聖訓。此惜字亭即為本案的「竹塘醒靈宮聖蹟亭」,後於民國99年(西元2010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

桃竹苗客家族群重視地方文字教化,特在竹塘醒靈宮重蓋惜字亭,見證客家進入竹塘鄉之淵源歷史,及當地對崇敬文學的風氣,竹塘醒靈宮聖蹟亭見證客家祭祀文化價值,並兼具「愛惜字紙」之文化教育意義,深具歷史文化價值亦充分表現地域風貌特色。

本建築物構造以四面彩色瓷飾浮雕建造,且大量使用洗石子構法,反映光復初期技術,並留有民國44年(西元1955年)砂岩石碑,該石碑有文物保存之價值,在建築史或技術史上有其特色,符合歷史建築登錄標準,應予登錄保存。

相關文章

2023-11-01

坪林老街整條街道約200公尺,以當地人信仰重心的「保坪宮」為中心點,沿街有糊紙店、賣豆腐的小吃攤、五金雜貨行、茶莊,包含聞名全台灣的「坪林包種茶」。老街上的店家都是結合了坪林在地的茶文化,他們使用包種茶做出各樣創意小吃,像是茶粿、茶饅頭、茶牛軋糖、茶油麵線等等。另外坪林的豆腐也很有名,使用在地山泉水,做出甘甜美味的豆腐料理。來到坪林老街,一定要來試試茶料理和豆腐,絕對讓你大飽口福。

2023-11-01

平溪老街位於新北市平溪區平溪街,在基隆河流域,平溪的由來-平溪老街舊稱「石底老街」或「石底聚落」,位於平溪車站旁,由於地理位置恰在基隆河上游,水流緩緩而下因此改稱「平溪」。平溪位於新北市之東北區,地處於基隆河之上游,全鄉皆為山是有名的山城,以五分山、平溪三尖及孝子山群最為有名,高度不高在五、六百公尺間。由於基隆河上游貫穿全鄉,在其侵蝕作用與附近切割地形的關係,造成許多的斷層與奇岩,當河水經過而形成許多大小瀑布群,如十分瀑布、嶺腳石窟瀑布、眼鏡洞等瀑布群及壺穴景觀,都是北臺灣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且其境內山勢,由於地球造山運動的推擠,而成為東西面平緩,另一面陡峭的「單面山」。

2023-10-30

斗六本為富庶繁華之地,自清光緒19年(1893),雲林縣城自竹山雲林坪搬遷至斗六為始,此地便在政治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隔年完成的雲林縣采訪冊也說,當時斗六城內住有一萬居民。可惜日治初期為鎮壓斗六地方反叛勢力的雲林大屠殺,還有明治41年(1908)的斗六大地震,都讓斗六元氣大傷。還好斗六依舊是斗六郡治,並且又有火車站的加持,昭和2年(1927)日本開始市街改正,建立出一條容許汽車行走,並且帶有騎樓的街道,這條街道就是今天的太平路。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