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守護神

苗栗縣苑裡鎮

苑裡房里順天宮

苑裡房里順天宮

苗栗縣苑裡鎮

居家守護神

苑裡房里順天宮

2023-09-26

苑裡房里順天宮」位於苑裡鎮房裡里南房26號,大約興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主祀媽祖,為地方信仰中心。

苑裡地區的媽祖信仰,隨漢民族由唐山渡台而來。「苑裡房里順天宮」最早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奉祀於房裡社境域之內「苑裡街尾舊媽祖宮」。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遷建於北勢庄現址,當時名為「蓬山慈和宮」。後來,因為彰、泉或閩、粵械鬥,使當時庄拼庄而互為敵視,不相往來,街市也分別聚集。房裡城於清咸豐六年(1856年)興建順天宮於南門內。

昔日順天宮前廣場,曾是市集的地方,順天宮設有「公秤」,凡市場買賣如:火柴、木炭、蕃薯藤等都需要秤重,皆由廟公(廟祝)用公秤量之,凡經廟公過秤者,依慣例廟祝可取少許生活用物資,買者不會有異議。也為廟祝之生活物質來源之一;目前「苑裡房里順天宮」仍維持廟宇與祭祀使用。

「苑裡房里順天宮」現況為正殿採雙連山牆,空間序列為兩進格局。平面向左右擴張,格局類似兩進兩護龍兩配殿。主要構造為硬山擱檁式建築,屋面為三層屋面脊飾做剪黏。三川殿排樓面上,有彩繪圖案華麗鮮艷,無雕刻;中門柱立有石獅像。兩側廂房建築為兩坡水,磚造有規帶及土形之馬背形式,山牆上開一扇窗及鳥踏,現況此窗洞已填封。此外,牆面與三川殿前簷齊平,基礎有卵石砌構造。

相關文章

2023-11-03

在艋舺尚未興起前,新莊曾是繁華的商賈聚集地,當時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稱號,只不過後期才因河港淤積而被艋舺取代,雖經世代更迭,已不再是水路要地,但熱鬧的風采未減,廟街夜市擁有許多具代表性的小吃攤販,都是相當令人懷念的古早味。以新莊路為主軸貫穿的夜市集,主要範圍是以新泰路、新莊路、碧江街、景德路為主,其中新莊廟街夜市最具特色的地方是,白天是一處別具歷史價值的老街,晚上變成美食夜市。

2023-11-03

澎湖的發展歷程確實展現了一個地區商業中心的興衰變遷。從1926年成為馬公商業中心開始,到戰後初期被譽為「馬公的西門町」,再到六十年代進入沒落期,中央街見證了時代變遷和城市發展的軌跡。在1983年之後,中央街得到了相應的保護和重視,劃定為都市計劃保存區,並在1991年進一步確立為「中央街文化風貌特定專用區」。這樣的舉措有助於保護這片區域的文化遺產和歷史價值。同時,當地居民的努力和振興協會的成立,也為中央街的保育和再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得到離島建設基金補助經費,更加速了中央街的建設和改善,有望使這個地區再次繁榮起來,為澎湖的文化和旅遊業貢獻更多。

2023-10-12

民國55年糶糴村村民劉財禎先生(已往生),對於該伯公維護及奉獻十分熱心,於是發起募款改建,在村民及地方人士贊助下,完成粮碑福德正神現況除了福德亭以外的其他組合元素,包含主體碑位碑石及龜背護牆、化胎、水泥欄杆及後方階梯看台等等。與現況化胎型粮碑福德正神之前,伯公形式為「河石伯公」即「石頭伯公」,僅有一塊自然大卵石形式而已,立於原有大榕樹下,並無現況主體碑位、化胎、水泥欄杆、廟宇等等構件。此為六堆地區原型地伯公演進過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