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佛祖啟駕回鑾東山碧軒寺

臺南市東山區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臺南市東山區

送佛祖啟駕回鑾東山碧軒寺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

2023-11-13

依據大仙寺沿革,西元1701年,參徹禪師由福建鼓山親奉觀音佛祖(民間對觀音菩薩的稱呼)神尊渡海來台,到處遊歷,後於今日臺南白河區仙草埔結廬供奉,誦經勸化附近善信。西元1747年,參徹禪師之徒弟鶴齡禪師走訪地方紳耆,盼出錢出力創設佛殿,乃建大仙寺。西元1796年,鶴齡禪師之徒弟應祥禪師在枕頭山南腰覓得一靈穴,並自大仙寺分迎觀音佛祖來此供奉,此為碧雲寺之開基。西元1808年,應祥禪師於枕頭山腰鳩工庇材,建立寺宇大殿,此即為現今之碧雲寺。

相傳,道光24年(1844)火山碧雲寺因兵燹而遭毀,東山先民遵從佛祖的指示,迎請「正二媽」至東山搭建便房安奉,後東山區境16村和鄰近的白河區4里等庄民共同興建「碧軒寺」,並視碧雲寺為「祖家」;此後,每年農曆12月23日必恭送佛祖上山,返回碧雲寺過年,俟過年後的正月10日,再舉行隆重的返駕大典,此即有名的「東山迎佛祖」。依東山碧軒寺啟建於1844年的時間推算,此項「東山迎佛祖」應該有150年以上的歷史了。

相關文章

2023-11-13

佳里位於現今臺南市佳里區,舊稱為蕭壠,是臺南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佳里金唐殿以朱、雷、殷三王爺為主神,佳里金唐殿所主辦之蕭壠刈香起源應在清領中期,是臺南地區古老的民俗祭典之一。西港仔刈香於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已有刈香活動,而許多科儀便是沿襲自金唐殿王醮,證明佳里金唐殿的香科是早於 1847 年(道光二十七)年之前。日治時期曾斷香;戰後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1958年(民國四十七年)則舉行醮典。1978年(民國六十七年)佳里仕紳組成「佳里金唐殿上元燈慈善會」,在地方士紳的奔走,與各角頭、村莊的配合下,促成了1982年(民國七十一年)壬戌年大遶境,直到1987年(民國七十六年),才全面恢復蕭壠香五朝王醮大典(丁卯科),每3年舉辦1科,從此每逢農曆子、卯、午、酉年舉辦。

2023-11-03

七股頂山代天府宋江陣創設於清領末期,傳承先人所遺留之宋江文化,亦是佳里金唐殿「蕭壟香」重要陣頭;為凝聚地方認同,村里庄人乃合組聯防力量,操演密集,聲威遠播,迄今仍定期組團出陣;自製宋江陣兵器,黑腳巾亦是其專屬辨識服飾,獨具匠心,確有文化薪傳保存價值。

2023-11-03

吉和堂八家將成立歷史久遠,為原臺南縣八家將的先驅,至今維繫傳統表演陣式,並傳承多團八家將團。仍保有臉譜藝術,值得保存。在傳統的民間陣頭上具有特色,表現深耕傳統文化與地區文化的特殊性與價值,吉和堂值得列為保存團體。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