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土為金的陶瓷工藝大師

新北市鶯歌區

仿古陶瓷-許朝宗

仿古陶瓷-許朝宗

新北市鶯歌區

化土為金的陶瓷工藝大師

仿古陶瓷-許朝宗

2023-11-10

許朝宗長年持續從事傳統陶瓷製作,仿古瓷器陶藝精良,熟知登錄項目流派知識,並嫻熟其工序、工法等技藝,又融合天目釉古法,開創出高溫鐵鏽花的釉燒技法,正確體現該文化表現形式。許朝宗曾任教新北市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師徒制專任師傅11年,致理科技大學駐校藝術家9年,培育養成的子弟活躍於陶藝界。本人表示有意針對仿古陶瓷技藝,繼續推廣與栽培更年輕新秀,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與意願。許朝宗長期在鶯歌陶瓷業界持續多年推動仿宋、元、明、清古窯陶藝,擁有豐富經驗,及獨到工藝見解,為鶯歌「仿古陶瓷」文化脈絡之適當保存者。

「仿古陶瓷」表現歷代陶瓷藝術精髓,再現宋代色釉與窯變、元明青花瓷與釉裏紅, 以及明清五彩、鬥彩、粉彩之藝術價值。鶯歌承襲清代日用陶器產業,並在日治至戰後從北投傳入藝術陶瓷,進而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仿古陶瓷,展現出特殊時代特色。取材歷代陶瓷器物形制、釉色燒製應用及安金彩繪之書畫造詣等,反映傳統陶瓷藝術的美感與價值,並成為鶯歌地區業者與匠師的共同認知。具備「古器新用」精神,藉以提升生活品味,滿足常民大眾的美感需求,做為居家裝置擺設的生活用品,透過「仿古陶瓷」展現地方特有的生活文化。

相關文章

2023-11-09

溫雪雲工藝師從小跟著母親學習藺草編織的技法,自小學畢業後就以藺草編織為業,擔負起家庭生計,雖然辛苦但卻磨練出一身精湛無比的藺草編織技藝,從藺草備料工作至整個產品的編織,均能獨力完成。

2023-11-10

林秀鳳女士民國60年進入南投縣工藝研習所學習竹編,自民國64年起任職於台灣省手工業研究所,至107年退休。期間致力於竹編技藝保存、竹編技術開發研究、竹編工藝人才培訓等,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及文化表現形式。林秀鳳女士於竹藝領域深耕40餘年,不僅擅長傳統竹編技藝,亦著書立言,以教學、出版、展覽、進軍國際等方式,傳承傳統竹編工藝,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林秀鳳女士在竹編知識、文化表現形式、傳習能力意願、竹藝推廣各個面向,皆出類拔萃,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2023-11-09

臺中市和平區環山社區發展協會所描述的泰雅族傳統織布工藝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在泰雅族文化中,織布是一個重要的傳統工藝,而Sqoyaw群的傳統織布形制和紋樣具有獨特的代表性意義。傳統織布所使用的苧麻材料來自部落種植,服飾形制則因應高山環境而設計。織布的圖紋來自家族傳承,展現了在地知識與特色,突顯了泰雅族織布與土地的深厚聯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