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馬蘭複音吟唱

臺東縣臺東市

杵音文化藝術團

杵音文化藝術團

臺東縣臺東市

台東馬蘭複音吟唱

杵音文化藝術團

2023-11-07

馬蘭複音唱法仍以領唱(獨唱)、高音(獨唱)、歌者即興、自由對位的方式發展出具有多聲部的複音唱法。保存者(團體)杵音文化藝術團1997年創立,創辦人為郭子雄、高淑娟,師承馬蘭部落長者李原信、汪寶連、陽順英;新馬蘭部落長者林振葉、林振鳳;馬當部落長者郭英男、郭國治;康樂部落長者陽登山、豐福明、吳葉枝等人,主要展演為馬蘭阿美複音唱法「自由對位」歌唱形式,並融合歌舞劇形式展演,在文化脈絡下為適當者。

杵音文化藝術團經常性參與各項展演活動、於部落巡迴演出,保有自己團隊的獨特演唱方式,近年吸納年輕學子投入複音歌謠傳唱,團隊成員對複音歌謠傳承推廣具有活力,2012年榮獲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扶植團隊,歷年屢獲臺東縣傑出優秀演藝團隊,並在2014-2016年以及2018-2020年蟬聯臺東縣傑出演藝團隊A級第一名,其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之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且具該登錄項目之傳習能力及意願。

相關文章

2023-11-14

1684年(清康熙23年)漢人移民受到渡臺禁令影響,形成「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而有許多俗稱「羅漢腳」的單身男性遊民。當時臺灣瘴厲瘟疫嚴重、械鬥民變頻繁,這些羅漢腳過世後經常無人祭祀,淪為無祀孤魂,善心人士乃於中元普度加以祭祀。 在臺灣民間信仰觀念裡,認為每年農曆7月鬼門開,讓孤魂野鬼得以重返人間接受普度。農曆7月15日是地官大帝聖誕,民間信仰認為地官大帝具有「赦罪」能力,因此在此時透過普度,能使地官大帝赦度眾生。普度除了能協助孤魂野鬼或祖先獲得赦度,同時也能讓自己在陽世間獲得較好的生活,藉此達到境安人和、冥陽兩利。

2023-11-10

竹南端午節祭江,為級距特色的民俗信仰活動。此儀式相傳自康熙末業設中港塘以來每年舉行,因為中港溪口是當時台南至淡水必經之地,屢屢發生行人渡溪溺水而死的慘劇,且有上游漂來的屍體。另外,昭和十八年(1943年)2月19日,乘渡船參觀大鯨魚的民眾在港中因翻船造成32人罹難,之後一併納入祭江洗港,以慰亡靈。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言:「一面慰祭曾在中港溪口觀鯨覆舟罹難生靈,一面弔祭水底有祀無祀幽魂,使汪海清淨,合境平安。」因此「洗港」活動應非源自某一特定事件,而是先民開發中港整個過程的艱辛與感恩的總紀錄。最初只在初海口設案祭拜,之後隨中港的發展、墾民增加,其間發生的不幸意外,使此儀式範圍與規模擴大,成為中港地區特有的民俗宗教活動。也是台灣唯一媽祖夏季出巡的活動。

2023-11-07

周洪明雪受有嚴謹的歌仔戲訓練,師承蔣武童、官漢樓、潘文煥、王泗海等海派京劇名伶,又受金枝、洪月燕、林天成等戲曲藝人調教,奠定文武全才的工底與唱腔,為1960年代知名小生。唱起乞丐調、江湖調、南音、四空仔等聲音飽滿,對戲能說、能唱、能演、能導,身段優美,唱曲動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