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甲戲之美

新北市三重區

南管新錦珠劇團

南管新錦珠劇團

新北市三重區

九甲戲之美

南管新錦珠劇團

2023-11-07

南管新錦珠劇團具備前、後場的戲班,並且擅長進行「九甲戲」的表演與教學。他們的演員唱腔優美,身段細膩,展現出溫婉柔美的特色,具有高度的藝術性,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的登錄基準,即「具有藝術價值者」。此外,南管新錦珠劇團保存了臺灣九甲戲「南唱北打」的獨特藝術特色,表現出特殊性。他們的技法優秀,保存了九甲戲的傳統藝術元素,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2目的登錄基準,即「構成傳統藝術之特殊藝能表現。其技法優秀者。」

該團的藝術傳承來自臺灣九甲戲王包,並在臺灣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戲曲藝術。他們的劇目、曲牌、唱腔與身段具有地方性,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3目的登錄基準,即「傳統藝術領域有價值與地位,並具有地方色彩或流派特色顯著者。」此外,南管新錦珠劇團積極參與薪傳教學,並在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等地進行傳統戲曲的推廣工作,對傳統戲曲的傳承與推廣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相關文章

2023-11-14

福安宮位於彰化縣伸港鄉,主祀湄州三媽,也被稱為「新埔媽」、「新港媽」、或是「伸港媽」。宮廟後方的大排水溝原為清代的新港,主要是與廈門、福州商人貿易之用,也是移民們出入的港口。廟旁的福安路為伸港地區昭早開墾的市集「新港街」。開墾艱辛、篳路藍縷,種種危險性與不確定性,常需藉助鬼神力量來撫慰心靈,遂將原鄉的媽祖信仰帶來臺灣。原先媽祖奉祀在民家,後來信徒集資於新港街上蓋一聖母廟,到了日治末期由三媽扶乩指示新港派出所後方為廟地,也就是現在伸港福安宮的位置。

2023-11-14

水汴頭隸屬於崙背鄉港尾村,居民以李姓和廖姓為大宗,信仰中心為崇賢寺觀音佛祖(俗稱老佛祖),在清時期即已入墾,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詔安客家聚落。根據耆老口述,「早年湖山岩建廟之時,水汴頭的居民曾以每次10餘人為編組,輪流至湖山岩幫工。」水汴頭村民不僅在湖山岩建廟時幫工,每年亦會由爐主帶領信眾回湖山岩寄金,也會不定期往湖山岩進香,此傳統已延續百年之久。 崇賢寺與湖山岩淵源始於觀音佛祖。據傳湖山岩有自大陸來台三尊佛祖(三姊妹)寄居於湖山岩供奉,後有水汴頭居民約一百五十多年前自湖山岩迎回其中一座觀音佛祖(二媽)在聚落中供奉。當時崇賢寺尚未建廟,因此聚落採爐主輪值在民宅供奉方式,直至崇賢寺建廟之後才有固定供奉之處。由此可見當時水汴頭聚落早已形成,以及聚落與斗六湖山岩間的深厚關係。 水汴頭聚落有一以「卜米籮」的傳統民俗,聚落在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占卜方式來問來年農事收成好壞,村民亦依照問卜結果來從事農耕,從過往迄今至少已有百年之久,從未間斷。然此民俗的起源與時間已不可考,據傳與觀音佛祖信仰有關。

2023-11-07

林口樂林園是一個成立於日昭和元年(1926年)的北管子弟社團,具有悠久的歷史。林口樂林園的社員具有習北管西皮和福路兩類曲藝的技能,並且精湛地表現北管技藝特色。該團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培育在地子弟傳習北管曲藝,並持續傳承九代北管子弟,保有固定的教學和演出活動。樂林園的組織運作健全,擁有固定的曲館和財產,並且在營運方面狀況良好。此外,該社團還保存著豐富的北管文物,包括曲譜、劇本、彩旗、彩牌、樂器等,符合登錄傳統表演藝術文化資產的各項基準和條件。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