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韻風華

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

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

彰化縣鹿港鎮

南韻風華

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

2023-11-03

本縣鹿港鎮為台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南管音樂重鎮「鹿港遏雲齋南管樂團」除了為台灣地區南管音樂團體中少數兼納絃館與品館傳統之重要團體外,本身亦為鹿港地區目前仍活絡之三大南管曲館之一, 加上仍有館先生駐館傳習,有一定活動力進行傳承推廣,館中保留珍貴手抄本等文物,殊為可貴,符合傳統藝術登錄基準,值得登錄為本縣「傳統藝術」團體。


南管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古典音樂之一。原屬閩南民間音樂的一環,隨著中國泉州、廈門的移民傳播至臺灣、澎湖、金門、香港、澳門、東南亞各地僑社,目前確定還有南管館閣活動的地方,除了中國泉廈原生地,與湘西懷化土家族自治區外,尚有臺灣、港澳、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越南等地。「南管」之名,在臺灣乃是相對於「北管」之稱,另有「泉州絃管」、「絃管」、「南樂」、「南曲」、「錦曲」、「郎君樂」、「五音」、「郎君唱」、「御前清曲」等名稱,各地絃友常摻雜使用。 傳統館閣命名,常見「南樂社」,如「華聲南樂社」;也有稱為「郎君社」,如「集美郎君社」。曲簿也稱「南樂曲集」,如張再興編輯的《南樂曲集》。但「南管」是臺灣目前最常用的名稱,東南亞地區早期都稱「南樂」,但近20年來,受到中國泉廈地區教館先生影響,現概以「南音」稱之。

相關文章

2023-10-13

竹圍福海宮主祀輔信王公,信眾們多以「王公祖」稱之,為大園、蘆竹濱海地區的信仰中心,當地人也習稱之為「大廟」,每年農曆三月初八為輔信王公聖誕,這日竹圍福海宮舉辦一系列聖誕祭典。民間信仰認為過火可以去除污穢達到潔淨,進而能增強神明的靈力,所以竹圍福海宮在輔信王公聖誕這日舉辦過火,採取燃燒紙錢的金火而非炭火,過火前要由輔信王公透過輦轎傳達神諭,輦轎由四人肩扛,扛轎人員不斷地旋轉,使扛轎人員的身體能離地飛起,所以稱為「飛輦」,是一種特殊的扛轎方式,信徒相信神明降駕才能使扛轎人員飛起,之後所有參與過火的輦轎、信徒通過燃燒的金紙火堆,竹圍福海宮每年舉行飛輦轎、過金火,年復一年,成為地方的重要民俗活動。

2023-11-02

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保存著累代的客家八音技藝,並能夠正確地呈現該項目的知識、技藝和文化表現形式。他們的表演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客家文化的獨特風格。他們不僅保存著傳統技藝,還具有傳承的能力和意願。這種傳習的能力對於保存該項目的可持續性非常重要。關西祖傳隴西八音團在客家文化的脈絡下活動,他們的表演和傳承工作符合當地文化環境和傳統脈絡。

2023-11-06

鄭福仁藝師是一位技藝精湛且長期從事宋江陣傳習工作的專家。他不僅在實踐中展現了卓越的技能,還在相關領域出版了著作,記錄了宋江陣的演出形式,對於宋江陣的傳承起到了深遠的影響。通过他的努力,宋江陣這一傳統文化得以保存和傳承,對於文化的維護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