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守護神、尪公、番仔園大拜拜

新北市板橋區

番仔園迎尪公

番仔園迎尪公

新北市板橋區

農業守護神、尪公、番仔園大拜拜

番仔園迎尪公

2023-11-21

板橋浮洲地區番仔園、三抱竹、渡船頭等地,舊時居民大多以農維生,時常需擔心病蟲害影響收成。百年前聽聞尪公(保儀大夫)神威顯赫,特別是除蟲方面多有奇效。庄中耆老遂於每年農曆十月十七日迎請汐止忠順廟尪公(保儀大夫)二祖聖駕巡視番仔園、三抱竹等地賜福,恭設紅壇為庄民祭祀之場所,稱之為「年例」。

每五年一次為「大年」,擴大舉辦,遶境提前至農曆十月十六日舉行,十七日舉辦祭典,宰殺豬公,迎請板橋、樹林等地客神前來接受庄民朝拜。隔兩日,農曆十月十九,尪公便會離開板橋浮洲,前往河對面的西盛地區接受祭祀,巡庄繞境,展開另一段有關於神與人的約定之信仰故事。後來因為遶境範圍過於廣大,改由歡子園、浮洲(三抱竹)、渡船頭等浮洲地區三大聚落分別於境內舉辦遶境祭典活動。

相關文章

2023-11-10

「遶境」出巡是台灣民間信仰最為普遍常見的活動,是指神明巡視轄區,一般神明也有所謂「溫庄」的活動。遶境出巡屬於角頭性的例行性活動,目的在巡視地方驅除邪煞、祈求合境平安。九庄媽的祭祀組織可以祭祀圈概念含概,雖無實質廟宇,但九庄媽相關祭祀活動,包括請媽祖、過爐、出巡及到食水嵙刈香,其祭祀費用皆由輪值庄頭負擔,有頭家爐主的組織,亦有巡境的範圍,可說是一個有神無廟的地方性祭祀圈。九庄媽信仰對於新社地方社會、文化與歷史具有型構「新社地方」的精神動力、為地方拓墾歷史記憶、地方文化發展根基等特殊且深厚的意義。

2023-11-02

王仁心女士是國內歌仔戲界具有代表性的資深旦角演員,參與過不同階段歌仔戲的發展,她甜美而圓潤的嗓音使角色生動鮮活。除了重視歌仔戲傳統唱念技巧的傳承,她還積極參與歌仔戲劇本的記錄、整理、改編和創作演繹,並與其他戲曲界同業密切合作,展現了她在文化傳承上的貢獻和適應能力。

2023-11-03

「玉琴軒北管樂團」傳承了玉如意北管樂團體系,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團體內部擁有豐富的史料和曲譜,表演組織完整,並且能夠積極排練傳承北管音樂。他們所保存的曲目和表演能力能夠體現北管音樂最富特色的部分。此外,團體積極與地方廟會合作,和廟宇一同共榮共存,這種合作模式有助於保護和推廣北管音樂的傳統。在北管軒派中,中部地區(如臺中、南投、彰化)的北管曲館多以「軒」、「園」命名,兩者皆信仰西秦王爺,雖在唱韻上有所不同,但明顯的外在特徵僅有團名的差異。園派主要傳承並分流於「梨春園」,而軒派則主要傳承於「集樂軒」。而在鹿港地區,「玉琴軒」與「玉如意」則是另一源流。自清代以來,這些不同派別間多次引發「軒園咬」的拚館事件,彰顯了北管音樂在當地文化中的深厚影響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