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在部落地位與能力

屏東縣來義鄉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屏東縣來義鄉

看出在部落地位與能力

排灣族來義鄉傳統手紋文化

2023-11-15

排灣族刺紋過程主要分為前中後三個程序,每個環節都有其重要意義,如刺紋前(拜訪、討論、授權)、刺紋中(禁忌、地點、工具、時間季節、周邊使用物件、顏料)刺紋後(回饋禮、療養)三個階段,而排灣女子刺紋的順序大致會先從手背上開始,通常一天可將一隻手的刺紋處理完成,所以刺紋的過程依照圖紋的繁複程度至少需要兩天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

排灣族手紋對女子本身、家族、部落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手紋伴隨其一生,代表著身分、責任、與榮耀,也象徵著國家領域、部落人民、社會制度,蘊含整理社會規範體系,為排灣族群文化重要表徵。

相關文章

2023-11-03

慶美園戲劇團是一個具有一定水準的演出團體,其劇團的佈景和道具具有保存價值,並且其傳統採茶戲曲藝術展現已達到登錄的基準。這些保存團體的努力,使得客家大戲得以在當代社會中繼續存在,並且保持著其獨特的藝術風采。透過他們的努力,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和欣賞這一具有豐富文化底蘊的傳統劇種。

2023-09-18

泰雅音樂文化的呈現,平時呈現在一切生活的活動中,特別是在「歡樂之日」。「歡樂之日」在泰雅語稱之(sinqasan na ryax),「sinqasan」(歡樂日)是「pqas」(喜樂)之衍生詞,「pqas」(喜樂)是一個詞幹。「sinqasan」(歡樂日)會呈現「qwas na kinb 張協成石廠位於大稻埕北段,靠近淡水河畔的碼頭區。1937年,石匠師張木成在此地建立了自己的店宅,而這座建築的完成時間也恰好與他的出生年份相同。如今,這座店宅已經沒有人居住,但仍是私人所有的財產。

2023-10-13

在傳統泛泰雅社會中,男子曾獵首、女子具織布能力,始獲得紋面資格,方能論及婚嫁。紋面禮俗象徵在生命進程中成為「社會人」,肩負成家、保護聚落之社會責任,死後得以進入祖靈界。紋面禮俗含括了傳統泛泰雅文化中生命儀禮、社會責任、超自然觀念等地方知識。雖然今日紋面已不再廣為實踐,轉化為貼紋面貼紙、暫時性紋畫之行為,仍被族人作為族群認同之重要表徵。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