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庄熄燈禁聲摸黑送火王

臺南市安南區

溪頂寮保安宮火王科醮

溪頂寮保安宮火王科醮

臺南市安南區

全庄熄燈禁聲摸黑送火王

溪頂寮保安宮火王科醮

2023-11-14

每逢火王科醮,溪頂寮全境參與,庄民以此為傲,遶境時參與友宮高達36間,規模浩大,反映出民間之主動性、自主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科醮期間,包括敦請四草大眾廟鎮海大元帥任先鋒、台江十六寮參與遶境、鹽水溪畔送火王等,皆能反映台江十六寮之歷史淵源、地理特性等,具鮮明地域性。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款登錄基準「顯著反映族群或地方社會生活及文化之特色」。文獻可考之火王科,最早可追溯至1923年,迄今已近百年,多項儀式如請先鋒、虎爺帶路、宋江圍陣、火王科遶境等,皆維持傳統,傳承不輟。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溪頂寮為臺江十六寮之一,保安宮創建於清咸豐年間,主祀保生大帝,早期此地聚落多茅草屋,最怕祝融,遂與保生大帝謁祖過爐、四草大眾廟請神遶境結合,辦理送火王科醮。依文獻紀錄,溪頂寮最早之火王科可追溯至1923年,民俗傳承迄今已近百年。

相關文章

2023-11-13

傳說排灣族古樓社maljeveq(迎祖靈)及pusau(送祖靈)祭典的淵源,可追溯於早先的「三年祭」;性質同樣為世人、祖靈和創世神相約祭拜的祭典,時間則為三年一次。每次祭祀前十天都透過巫師占卜與祖靈相約於何日何時相會,當日以燒小米梗的煙為號,以迎祖靈降世賜福。 此祭典由古至今,從不間斷,直到某一屆,發生giring頭目兄弟於祭祀準備期間,因爭執持有最長刺球桿而怒目相向,各取刺竹竿所接尖端處,雙方互刺身亡事件,犯了禁忌,祭祀活動至此停辦,長達十五年(五次),於此停辦期間,「kuljaljau」部落便一直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經巫師占卜詢問祖靈,為何發生天災人禍,祖靈示意災厄仍源起於「祭祀停辦,未獲祖靈祝福所致」。

2023-09-26

淡水是早期中國泉州移民的新故鄉,因此泉州人崇拜的鄉土神祇「清水祖師」便成為淡水泉民的重要信仰神祇,早在清咸豐年間淡水街居民即已輪值供奉,後於昭和十三年(1938) 在原「蕭府王爺」廟址創建「淡水清水巖祖師廟」,其著名的「落鼻祖師」則與「清水巖祖師廟」輪值供奉。

2023-11-14

「上白礁」係「前往白礁鄉謁祖」之意。據考證,學甲上白礁源於清領時期,學甲地區鄉民經常於保生大帝神誕日前的農曆3月11日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日治時期後由於臺灣、中國民間往來受限,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將軍溪畔)舉行隔海謁祖祭典。初期受限於人力、物力,並非年年舉辦,約於20世紀中葉固定為每年舉辦。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