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金門海上的守護神

金門縣金湖鎮

峰上天后宮祭蜂鄉俗

峰上天后宮祭蜂鄉俗

金門縣金湖鎮

東金門海上的守護神

峰上天后宮祭蜂鄉俗

2023-11-14

峰上祭蜂鄉俗乃源於相傳峰上村位於「蜂穴」上,多蜂之故,使得鄉民認為透過祭祀蜂穴之蜂的儀式性過程方能安頓靈穴而能安定居存於生存之環境。因此,峰上鄉民遂於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時設醮慶祝, 慶典中全村共同參與「祭蜂」特殊鄉俗。 峰上祭蜂鄉俗之主要價值在於呈現村落居民的村落擇址觀、傳統風水穴位的概念,以體現村民對於居存空間與宇宙觀之認知。並透過「祭」的儀式行為,突顯先民對於居存空間的平安、牲畜興旺之祈求與期盼,最後達到整體居存空間上的和諧關係。另透過神明形成共同信仰的方式聯結群體,此為於在相互間無血緣關係之村落內群體下超越口頭約束的有效聯結方式,並透過常年的祭祀與遶境巡安過程凝聚村落內部力量與團結情誼。

儀式於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時設醮慶祝,慶典中更有全村參與恭迎天上聖母等諸神遶境巡安與食三牲粿儀式後進行。「祭蜂」儀式前,鄉眾於廟埕設桌並置兩頂神輦,桌面擺設三牲、紅鴨蛋、紅龜、「兵飯」與糖粿仔而桌下置臭酸水,後恭請中壇元帥主壇;儀式開始先由鄉老焚香祈祝,並由法司誦經祝禱恭迎眾神蒞壇,後鄉老一手未依固定順序將紅鴨蛋、紅龜與糖粿仔拋擲於鄉眾肩扛左右大幅度擺動之神輦間,另一手持碗盛臭酸水潑灑向神輦間之鄉眾,而鄉眾則冒遭神輦夾擊之險撿拾滾落神輦間之紅鴨蛋;世代以來峰上鄉俗流傳食得紅鴨蛋能帶來福氣與好運,而鄉民亦堅信不移,故「祭蜂」儀式過程鄉眾無不奮力撿拾紅鴨蛋;另鄉民會於儀式後撿拾盛裝散落於地之紅龜、糖粿仔及剩餘臭酸水餵食牲畜,希望牲畜亦能健康平安興旺。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款登錄基準「民間高度認同,並持續自主、自發參與」,同時符合「民俗登錄認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3款登錄基準「其表現形式及實踐仍保留一定之傳統方式」。

相關文章

2023-11-14

本民俗由彰化南瑤宮至新港奉天宮進香,南瑤宮車駕行至新港庄街,除新港奉天宮外,地方民眾亦自發準備香案迎接,並以姑婆相稱。本民俗已融入在地居民情感及生活與其他地區顯有差異,具地方性。本交香請火儀式進行前須先團拜,焚燒交香請火疏文至奉天宮爐內,而後由奉天宮主事先舀取第一匙香火至南瑤宮香爐,再由南瑤宮管理人舀取其爐內香火至奉天宮香爐,隨後奉天宮主事與南瑤宮三個媽會大總理亦依序進行交香請火儀式。交香結束後將香爐放入香擔內,並以符令封其香擔門,由武館振興社護駕香擔,由開彰祖廟神轎於三川門外接頭香,隨後回駕,後續南瑤宮各媽會神轎亦依序啟駕回程。因本交香儀式象徵兩廟神力交流,具示範並顯示特色,具典範性。

2023-10-12

褒忠亭義民節祭典歷史悠久,由新竹縣、桃園市、新竹市等3縣市20鄉鎮市區組成15大庄輪值主辦,反映北臺灣客家社群組織與歷史文化。 祭典緣起自1786年彰化爆發林爽文事件,同年攻陷淡水廳(竹塹城),逼近六張犁庄。六家地區的重要墾首林先坤,聯合陳資雲、劉朝珍等率鄉民抗敵,即所謂義民軍。

2023-11-13

新化舊名「大目降」,相傳古代庄社地形地貌是風水師口中的「八卦蜘蛛穴」,整個穴位的中心,是在中山路與中正路交叉口(舊名「三角湧仔」)。自此十字路口向8個方向輻射岀8條交通線,含往玉井、永康、關廟、新市等4條主線,往礁坑、大灣、唪口、大坑等4條副線,形成四正方、四隅方俱全的「八卦地穴」。 除了「八卦蜘蛛穴」之外,市街的民間信仰宮廟間又形成「七星墜地格局」。原來,市街內庄社古代分為8堡,其信仰中心分別為護安宮(王公廳)、北極殿、太子廟、觀音廳、清水寺、武安宮、朝天宮等,這7座宮廟被認為是「七星」,遂有「七星墜地格局」之說。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