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舉行河的子民文化傳承

高雄市那瑪夏區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高雄市那瑪夏區

神秘舉行河的子民文化傳承

卡那卡那富族Pasika’arai(河祭)

2023-11-14

據耆老口述,楠梓仙溪古時名稱叫做那瑪夏,此名稱的由來,是卡那卡那富族早期先人,為紀念一名叫做那瑪夏的男子,他為了拯救族人生命而犧牲了自己性命,相傳有天那瑪夏一如往常至現今通稱楠梓仙溪流域魚獵,但他發現溪水銳減直覺不尋常,於是往上游一探究竟,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巨大的鱸鰻堵住了河道,形成了巨大堰塞湖,對下游部落造成極大的安危,於是那瑪夏奮勇與巨鱸鰻拚搏,無奈不敵負傷回部落高知族人此事,沒多久即死去,族人則與山豬聯手將巨鱸鰻擊敗,部落得以回復安全。

上則傳說,透露了卡那卡那富族人自古迄今,與傳統領域內的河流關係緊密,卡那卡那富族河祭至少可追溯至三百年前以上,當時的卡那卡那富族為求生存被迫從台南玉井、楠西、南化等丘陵地區 (西來說)遷徙至現今高雄那瑪夏區行政區域,初乍時全無任何族群在此居住活動,族人們於是選擇在此委身立命,不久即發覺那瑪夏溪(即今楠梓仙溪或旗山溪上游稱呼)及其各支流蘊藏著豐富的魚蝦河鮮,提供族人常年不虞匱乏的食物來源,讓在歷經數次顛沛流離,造成卡那卡那富族人口數銳減的困境下,又看到轉機曙光。 因此楠梓仙溪兩側流域成為族人重要的活動獵食區域,族人在此捕獲充足的魚蝦食物,人丁也漸漸成長興旺,如此美好的創造及對溪流養育族人的恩澤,卡那卡那富族人遂以感恩的心真誠祭祀,並祈求天神與河神保佑族人年年豐收平安,河祭祭典常態進而孕育衍生,儀式過程中傳遞人們必須保有謙虛敬畏的態度面對山川;在生活中更要時時珍惜萬物來守護山川,如此配稱的言行才能蒙福豐賜食物來源。

相關文章

2023-11-13

車藏,音狀,正字為「旋」,出於道士科儀書本,有旋轉不停的意思。台灣民間有血車藏及水車藏兩種,前者糊貼紅色系列的紙花,專做超渡難產而過世的婦女;水車藏則多黏貼白色或灰色系列的紙花,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 水車藏是以竹篾編紮成內外兩圈圓筒狀,糊上淺淡花紙,上下分別貼著十二尊牛鬼蛇神,按水中、陰間、天堂三種不同的宇宙空間排列。在水中的有冤魂、正義的水王和代表惡者的污穢神,還有押解鬼魂的大鬼、小鬼,審判善惡的城隍與牛頭馬面,最後則是觀世音菩薩與善才良女,頂端四角各插有一隻小三角旗用來招魂。轉動水車藏代表讓淹死的鬼魂,藉由旋轉的水車藏自水中找到上岸的方向,過去村民在水車藏上寫上祖先的名字,隨著時代更迭,現代人通常在水車藏上書寫自己的姓名、住址以示叩謝。

2023-11-07

東竹林保安宮管理委員會的牛犁歌陣展現了多層次的藝術價值。他們保留了傳統牛犁歌的曲調風韻,並將前場的丑角演出、後場的人聲助唱、樂器演奏等分工巧妙結合,呈現出生動的戲演場景,具有高度的藝術性。在參與者結構上,他們堅持男性組陣,前場由男童飾演丑角,後場由成年男性以人聲吟唱,且不使用現代擴音器材,展現了獨特性。此外,他們的表演傳承了地方特色,是西港刈香活動中重要的民俗陣頭之一,具有深厚的地方文化背景。这种融合傳統和現代的表演,使得他們在地方文化傳承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23-11-03

「uyas kmeki」這種祭典舞蹈歌具有複音歌唱的特色,其精髓在於領唱者的即興領唱和領舞。在過去的歲月裡,有能力擔任領唱的人才在部落間代代傳承這項傳統藝術,然而現今傳承機制已經不再存在,這使得這種傳統藝術面臨瀕危的情況。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