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頌千里眼、順風耳

雲林縣北港鎮

北港莊儀團千耳眼爺公

北港莊儀團千耳眼爺公

雲林縣北港鎮

傳頌千里眼、順風耳

北港莊儀團千耳眼爺公

2023-11-14

千里眼與順風耳,正式稱呼為金精將軍、水精將軍,和稱金水將軍或是千順將軍,部分地區也會以「千耳眼」稱呼,北港地區會稱為「千耳眼爺公(chheng- ni- gan- ia-kong )」,是媽祖身旁最為著名之部將。千里眼,顧名思義能觀察千里之外的事物;順風耳則能聽聞來自八方的細微聲響。媽祖以千順二將為護衛,其典故最早應出現於《天妃顯聖錄》〈降伏二神〉之章節所描述,描述盤據於山中做歲的金精和水精受媽祖收服而成為護衛媽祖之神。在台灣各地的媽祖廟,千順將軍是必定與媽祖一同奉祀的神明,不可或缺,各地有有多組千順將軍神將,隨媽祖繞境出陣,以壯大隊伍聲勢。

北港朝天宮的千順將軍信仰,除了與媽祖信仰同時存在之外,也因清代所流傳的助戰傳說使信仰特別穩固。根據光緒20年(西元1894)戴潮春事件,戴軍攻打笨港,笨港居民於正月十五日至朝天宮祈求媽祖神示,媽祖蕎擔飛起指示信徒製作兩面黑旗,書寫金精、水精大將軍字樣,豎立於朝天宮廟口,結果戴軍看見天兵天將之幻影,不敢攻擊,後笨港居民每次參戰接取此兩面旗子作為先鋒,每戰皆捷。便視為是媽祖與將軍顯靈助戰的神蹟。 北港朝天宮組織千順將軍餐與繞境的歷史已不太可考,推估應從清末開始發展,至日治時期組織化。

目前最早的影像紀錄為明治43年(西元1900年)至大正12年(西元1923年)之間所拍攝的老照片(相片中頓超和尚於西元1900年起擔任朝天宮住持,西元1923圓寂),以及現存北港朝天宮繞境路關行列表中所記載的第29神將,可顯示日治初期即有千順將軍神將的存在。而根據口述歷史,昭和2年(西元1927年)12位先賢成立「千耳眼爺公會」讓裝扮千順將軍神將的團體正式組織化。另有昭和5年(西元1930年)《臺南新報》記載,北港街組織莊儀團,為現存最早的文獻記載。 至民國82年(西元1993年)向雲林縣政府申請成為法人團體,命名為「雲林縣莊儀團協會」,是臺灣最早向省政府登記立案的宮廟附屬社團,目前會員人數兩百多人,是相當具規模與組織化的神明會。

相關文章

2023-11-02

朱清松是北管音樂領域的重要人物,他在北管音樂工作中已有60多年的豐富經驗,深受藝界肯定,具有卓越的藝術價值。他的唱腔在偶戲與亂彈(子弟戲)中獨具一格,嗓音高亢特殊,樂器技法優異,展現出他在北管音樂領域的獨特特色,符合「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的相關標準,具有特殊性。

2023-10-12

褒忠亭義民節祭典歷史悠久,由新竹縣、桃園市、新竹市等3縣市20鄉鎮市區組成15大庄輪值主辦,反映北臺灣客家社群組織與歷史文化。 祭典緣起自1786年彰化爆發林爽文事件,同年攻陷淡水廳(竹塹城),逼近六張犁庄。六家地區的重要墾首林先坤,聯合陳資雲、劉朝珍等率鄉民抗敵,即所謂義民軍。

2023-11-02

板橋潮和社成立已逾80年,是臺灣北管音樂藝術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傳統底蘊。該社以牌子類的鼓吹音樂和戲曲唱腔為主要內容,其唱北管戲曲的技藝純熟,展現了極高的藝術性。在表演中,潮和社結合神將藝陣,場面浩大,搭配牌子音樂效果極佳,技法優秀,具有特殊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