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海共生的最美麗祭典

台東縣蘭嶼鄉

雅美(達悟)族飛魚祭

雅美(達悟)族飛魚祭

台東縣蘭嶼鄉

與大海共生的最美麗祭典

雅美(達悟)族飛魚祭

2023-11-13

臺東縣蘭嶼鄉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基本上是建立在傳統的生計上。雅美(達悟)族的傳統祭儀依據傳統曆法,數百年來都是如此(族人稱夜曆,近似台灣的農民曆,但各部落對每年的起始月份迄今仍無共識,所以有逐漸參照台灣農民曆的現象)。雖然無文字,單靠口傳或經驗傳承,但是在強勢異文化影響60幾年之後,雖然在公家機關、學校都普遍採用陽曆(西曆)的情形下,日常生活好像也逐漸被陽曆影響。唯獨在歲時行事和傳統祭儀的施行上,還是習慣於遵守傳統夜曆,以及遵從本部落執掌曆法長老的指示。

飛魚季節是從每年夜曆的第一個月(約當農曆的正月,西曆的2月)開始,到第八個月中旬結束(約當農曆的八月,西曆的9月)。第一個月月初,各部落陸續舉辦招飛魚祭,開始的兩個月,各船組合起來捕飛魚;接下來的2.5個月,男人白天坐1或2人乘的小船,釣飛魚與鬼頭刀等,夜間再坐船捕飛魚,釣鮪魚、鯧魚等。飛魚季節裡的男人,忙著捕魚、處理魚,吃不完的魚還要曬乾來儲存。除此之外,男人需抽空拾木材來燻乾飛魚及大魚,還得整修水道、引水、灌溉水田等,一天睡不到幾個鐘頭。所以有漁夫慰勞的節日,由家中的婦女提前上山找陸蟹,屆時細心地處理蟹腳肉、做芋頭糕,回饋在飛魚季節備極辛苦的男士們。 捕飛魚是雅美人年中的盛事,整個生活重心環繞著飛魚捕撈活動,飛魚甚至是信仰與宇宙觀的表現。所以說,族人與飛魚是共存的關係。數百年來,雅美(達悟)族社會制度的運作和維持,都是因為有飛魚祭(或飛魚季),而發展出富有生命意義的海洋文化。

相關文章

2023-11-14

本民俗由彰化南瑤宮至新港奉天宮進香,南瑤宮車駕行至新港庄街,除新港奉天宮外,地方民眾亦自發準備香案迎接,並以姑婆相稱。本民俗已融入在地居民情感及生活與其他地區顯有差異,具地方性。本交香請火儀式進行前須先團拜,焚燒交香請火疏文至奉天宮爐內,而後由奉天宮主事先舀取第一匙香火至南瑤宮香爐,再由南瑤宮管理人舀取其爐內香火至奉天宮香爐,隨後奉天宮主事與南瑤宮三個媽會大總理亦依序進行交香請火儀式。交香結束後將香爐放入香擔內,並以符令封其香擔門,由武館振興社護駕香擔,由開彰祖廟神轎於三川門外接頭香,隨後回駕,後續南瑤宮各媽會神轎亦依序啟駕回程。因本交香儀式象徵兩廟神力交流,具示範並顯示特色,具典範性。

2023-11-07

復興閣皮影戲團保留傳統潮調唱曲,還保持了臺灣皮影戲傳統的戲偶造型與色彩。他們的全臺巡演和國際演出,使臺灣的皮影戲藝術得以傳播至世界各地。同時,他們的教育研習和文化展演工作,為臺灣皮影戲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希望這個團隊能夠繼續在藝術和文化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繼續為臺灣皮影戲的繁榮不懈努力。

2023-10-13

過火,是一種潔淨的儀式,在新莊稱之為「弄過火」,有文史工作者認為弄之意義在於「衝」、「闖」及「撞」之意涵在其中,因此就是指衝、闖過「火堆」。過火分可為五種:金紙堆、七星爐、炭火、檀香爐、火城;而另一類田調研究則將過火分為七類:過柴火、過烘爐火、過金紙火、過火城、過油鼎火以及過燈燭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