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丁酒」傳承兩百多年

南投縣竹山鎮

竹山社寮紫南宮吃丁酒

竹山社寮紫南宮吃丁酒

南投縣竹山鎮

「吃丁酒」傳承兩百多年

竹山社寮紫南宮吃丁酒

2023-11-13

「丁」是指男丁,在社寮自古就流傳吃丁酒的民間習俗活動。吃丁酒活動每年的農曆元月十六日在紫南宮廣場舉行。吃丁酒原本意思是說,在去年元宵節到今年元宵一年當中,如果社寮紫南宮轄區之五鄰人家有出生男丁的話,在元月十五日的元宵節,必須以閹雞整隻祭拜土地公,祭拜閹雞不限於一隻,拜到十六日早上時,廟祝會將雞頭冠及尾椎部份肉切下,由出丁的人帶回。其餘大部份的雞肉仍留在廟裡,以供社寮信徒吃雞酒饗用。

由於一年中總會有好多家出丁,因此雞肉是不少的,而如果生女就以豬肉塊祭拜,一併連同雞肉烹食。此五鄰每戶至少抽籤一位人手擔任十六日那天的義工,工作是將雞肉烹煮或清洗煮菜等是廚事的工作,也有抽中正月丁就負責十六日廟口登記借金或書寫等工作,也有是作搭棚架、打掃廟埕等不一,但就是一戶至少一人於當日協助元宵吃丁酒工作。據紫南宮委員告知,數十年前吃丁酒僅止於信徒人數,正巧吃丁酒當日來了數部進香的遊覽車,適為中午時分,信徒正好將要享用閹雞等貢品,委員們認為進香團遠道來訪應盡東道主作客之責,遂邀請進香團用餐,因香客人數多不敷食用,只好由客人先用,信徒等晚上再來聚餐。也由於紫南宮吃丁酒借金靈驗事蹟一再傳遍各地,從最早的桃、竹、苗地區,到如今的全台各地,香客不下數十萬人。信徒出丁所祭拜之雞隻已不足供應香客,每年只好向外購買雞肉充數,吃丁酒因而改在中午辦理,以便利當日參拜之香客享用吃雞酒熱鬧民俗活動。據廟委員告知,民國九十年所購買之丁雞有六千斤,九十一年更高達八千斤。九十七年預估高達12000斤雞酒及2200斤的素食,參與吃丁酒人數將突破單日五萬人次。

相關文章

2023-11-07

賴仁政先生具有超過40年的傳統客家山歌演唱和演出經驗,是關西隴西八音團第八代弟子和台灣三腳採茶戲阿文師派下第四代弟子。他擁有豐富的傳統山歌曲目,並且在客家山歌的傳統演唱技法和曲目變化方面非常熟練。賴仁政先生不僅精通客家山歌的演唱,還能熟練演奏伴奏樂器,如嗩吶、二弦、鑼鼓等。

2023-11-07

港口慈安宮據史料記載創建於清康熙年間,至嘉慶廿二年乃遷建現址。港口慈安宮金獅陣包含雙龍吐珠陣、錢陣法、四城陣、八卦陣、小龍步法陣等十四項,陣式分明,變化多元。不同於一般金獅陣是由盾牌帶領,耙上無長角的母耙隨盾牌行動,港口慈安宮金獅陣的特色是由耙上長五支角的公耙領陣。造型可愛的「獅旦」也是吸睛的焦點,「獅旦」由一小孩扮演,通常是頭綁頭巾,身穿紅肚兜,腰纏長布巾,戴墨鏡,站立於成人肩上,左手叉腰,右手揮舞彩球,負責引導金獅陣。

2023-11-06

鬥牛陣的故事背景發生在農業社會,兩位農夫甲、乙在春風拂面的午後,放牛到田邊吃草。牛隻們在草地上相遇,因為搶食同一塊青草,產生爭執,最終演變成一場激烈的鬥牛戰鬥。這場戰鬥不僅限於牛隻,還牽扯到農夫之間的爭執,最終導致他們互相攻擊,形成了一場混亂的鬥爭場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