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瀛五大香之一

台南市學甲區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台南市學甲區

臺灣南瀛五大香之一

學甲上白礁暨刈香

2023-11-13

學甲慈濟宮主神保生大帝,係於明末由福建泉州府移民迎請,隨鄭成功部隊來台,而由學甲頭前寮將軍溪畔登岸。上白礁祭典根據考證,始於清領時期,學甲地區鄉民經常返回原鄉福建泉州白礁慈濟宮謁祖,由於保生大帝誕辰為農曆3月15日,故必須提前數日渡海,方能趕上神誕,所以乃訂為每年農曆3月11日。日治時期後由於台灣、中國民間往來受限,來往關卡不便,遂逐漸改於當年登陸之處舉行隔海謁祖祭典。上白礁祭典原非年年固定舉行,20世紀後半,才逐漸改為每年舉辦。 上白礁祭典原屬學甲地區的區級祭典,參與廟宇以學甲慈濟宮的交陪廟、分靈廟、學甲13庄的庄廟為主。1977年左右,台灣興起尋根熱潮,上白礁祭典乃受官方支持,標舉其「飲水思源」的精神,而逐步擴大祭典層次,1980年開始,升格為縣級祭典,祭典主任委員為台南縣縣長;1981年適逢中華民國建國70週年,配合舉辦藝陣比賽與藝文展覽,由當時台灣省政府主席林洋港主祭;1984年由出身學甲的台南幫大老、前台北市長吳三連擔任主任委員;1989年起,名義上又改由行政院內政部部長擔任主任委員,然而歷年來實際主祭者仍由台南縣縣長擔任。 1990年以後,學甲慈濟宮多聘台南縣縣長或其代表人主祭,如縣政府無人前來,則由學甲慈濟宮主任委員擔任主祭者;其餘繞境行程與動線,皆依舊俗進行。

基本上,「學甲香」是由「上白礁」繁衍而來,早期的「上白礁」僅係其轄域的一種神明祭慶,大抵在1981年前後,始變成今天這種全台聞名的盛大廟會。 一般說來,「上白礁」祭典遶境時,每年的「香路」頗為固定,基本上是1天的行程,全體藝陣和神轎,在宮內祭典結束後,由慈濟宮出發,經後社、光華、中洲而於下午5點左右到達頭前寮(將軍溪畔),在此舉行上白礁謁祖祭典;結束後,再依序經中洲、彭城、後社而返廟,整個活動大致在當夜10點左右可完成。 然而,這種「學甲-頭前寮-學甲」1天香路的遶境模式,受到「神祐人霑」利益的,僅係學甲、中洲兩大庄而已,其餘的11庄,都只盡義務而未享權利,也就是說同樣出轎出陣,僅遶別庄,祈別庄之安,卻不能遶己庄,求己庄之安,因此為求和諧與向心力,慈濟宮遂有遶巡13庄的3天「刈香」產生,此即一般所謂的「學甲刈香」。

相關文章

2023-11-14

布農族人是從hanito精靈的基礎、崇敬「天」(Dihanin)和祖靈的概念上,發展出日常生活中的信仰和祭典儀式。 臺東的布農族人,從19世紀初開始,分別由今南投、花蓮跨越中央山脈,進入今臺東縣新武路溪流域及大崙溪流域建立聚落。日治時期被日本殖民政府強迫集團移住到新武呂溪、北絲鬮溪和卑南溪流域。這些被移住的部落,縱然在艱困的環境下,因生活習性使然,傳統的信仰和祭儀仍然保存。

2023-11-14

是見證整個臺灣所有三山國王廟,多元性多元文化的代表,更是臺灣三山國王廟少數直接在戰後而且是從河婆這邊移民過來的河婆客家所進行的習俗。河婆客家人在屏東,雖然人數不多,但是節慶習俗非常特殊,非常具有傳統性。臺灣僅見之「紙炮篙」迎神廟會,頗具在地特色;「紙炮篙」民俗與三山國王、張木坑公王與韓指揮大使等神連結,係臺灣唯一信仰現象,與其他地區實有顯著差異。戰後從廣東揭陽縣移居到臺灣的河婆客家人,定居在屏東市林仔內的部落,每年延續祖先傳承的節慶習俗及信仰,於元宵節舉行衝竹竿炮、舉老爺的繞境活動,成為屏東市河婆客的一項特色節慶習俗文化,也是一項值得保留與延續的珍貴無形文化資產。

2023-11-10

在清治康熙年間,福建移民大量進入彰化平原開墾,福建漳州蕭姓族人相繼於大武郡溪流河域開墾,大武郡溪的東邊稱為武東保(原舊社地區,今社頭鄉一帶),西邊為武西保(原小紅毛社、大紅毛社,今永靖、埔心一帶),乾隆20年(西元1755年)以前,此地逐漸形成武東、武西保八個庄頭七十二聚落。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