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戰祭登場戰士宰山豬齊迎神

嘉義縣

鄒族mayasvi

鄒族mayasvi

嘉義縣

鄒族戰祭登場戰士宰山豬齊迎神

鄒族mayasvi

2023-11-13

戰祭mayasvi這個祭典有許多特殊的意涵,整各mayasvi戰祭無法單單以一各意義名稱包含囊括之,凡如戰祭、敵首祭、凱旋祭、團結祭等等皆然。 
 Mayasvi並不是一個定期性的祭典,想當然就並非每一年皆會舉行,但亦有可能一年舉辦好幾次,舉辦Mayasvi最主要的原因有二其一:從前部落之間還在出草征戰的時代,勝利凱旋返回部落之後,就會舉行這個祭儀。其二:部落會在修繕會所之後舉行。 

每當部落長老開會決定舉辦瑪雅斯比後,就會開始展開各項準備工作。男子在祭典前幾天要整理集會所內的聖物、修建集會所、並整理征狩之路;婦女則準備祭品如釀製米酒、製作糯米糕等。 
 
而參與祭典的男子要穿著正式的勇士服戴皮帽,並插戴金花石槲蘭,作為戰神辨識之標記,佩帶木芙蓉樹皮纖條於胸前作為護身符,以防惡靈於祭典時入侵。  
 
台灣原住民的傳統信仰上的觀念,起源是對於世界的未知,認為這個世界是被無數且無形的靈魂所支配,不同的空間與時間下都會有相互對應的神靈,天上的神靈地上的神靈人與靈都各有其從屬關係,以及其所屬的活動空間。 
 
從戰祭mayasvi中也可以看出鄒族的泛靈信仰,例如砍樹枝是為了讓從天上降下的哈莫天神與戰神所降下之梯,家屋也有家神能保護家中成原免於疾病及水災的侵害,亦有由赤榕、茄苳、樟、等四種樹種所組成的靈樹,而形狀特殊與色彩的岩石也會被稱為靈岩,人也有靈,如遊離靈身體靈。 

相關文章

2023-09-18

楊蓮英女士坐科11年,基本功札實穩健,在京劇武旦方面有獨到之表演心得,能戲甚多,符合《傳統表演藝術登錄認定及廢止辦法》第4條第1款認定基準「熟知並能正確體現該登錄項目知識、技藝與文化表現形式,並具代表性」。

2023-11-02

「大頭金來鼓亭」創立於1960年代,由陳財先生(偏名:大頭)所創辦,據其兒子陳金來表示,創立鼓亭的靈感來自寺廟的鐘鼓樓,並決定運用大鼓、一副鈔、一支嗩吶組成新型樂隊,因此誕生了「鼓亭陣」。

2023-11-10

各行業皆有行業之神,巧聖先師-魯班為木工業的守護神。早年鹿港有四個魯班公神明會的組織,以農暦五月七日魯班的生日為例祭日。 清光緒年間鹿港成立「小木花匠團鍽森興」組織,為魯班公會的組織,每年以擲茭的方式產生爐主、副爐主、首事等幹部,籌辦祖師爺巧聖先師的祭祀。 民國85年(西元1996年)4月,財團法人彰化縣鹿港紫極殿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棟樑、執行長黃志農提出辦理魯班公宴的構想,當時(宗教團體臺帳)所登錄的4個魯(老)班公會,都已經停止運作,鹿港地區仍然舉辦魯班公祭祀的宗教團體,僅有「鹿港錦森興魯班公會」與「福興魯班公會」,兩個會仍然承襲傳統,由值年爐主、副爐主、首事等執事人員,等各廠家募集「眾錢」,辦理迎神、祭拜、跋爐主、福食等活動,李、黃兩人拜訪鹿港錦森興魯班公會即將接任爐主的「鹿港佛俱行」老闆陳錫銘溝通,尋找鹿港錦森興魯班公會的支援,並詳細陳述活動的構想、效益與願景,並在陳錫銘的多方徵詢與協調之下,成功開啟辦理「鹿港魯班公宴」的第一步。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