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運滿滿

南投縣竹山鎮

竹山社寮紫南宮借金

竹山社寮紫南宮借金

南投縣竹山鎮

財運滿滿

竹山社寮紫南宮借金

2023-11-13

土地公信仰源自人民對土地的崇拜。《說文解字》:「土,地之吐生萬物者也。」因土地孕育萬物、生長五穀,供給人民生活所需,因此土地崇拜是許多民族共通的信仰。 中國的土地崇拜源起於上古時代的后土、社神信仰。先民祭拜天神,後來也進行祭拜地神的活動,但以「社」稱之。《說文》:「社,地主也,從示土」指出社即土地之主,社神即土地之神,而在《周禮》、《禮記》中都認為「后土,即社神也。」。由此可見,土地之神即社神,亦即后土。而先民將土地視為有神靈的。 由於土地遼闊無法遍祭,需封土立社分區祭祀。故土地之神遍布各地。『土地神』原為自然崇拜,後卻轉化為人格神。在《禮記‧祭法》中提出:「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此外。《淮南子‧氾論》「禹勞力天下,而死為社」高誘注:託祀於后土之神。說明后土為共工之子句龍,或為大禹。此皆為自然崇拜人格化的結果。 關於土地神的由人轉化而來的傳說眾多。在台灣較普遍流傳之傳說有二。一說土地公原名張福德,其生前樂善好施造福鄉土,死後受玉帝冊封為「福德正神」。二說周朝上大夫家中有家僕張福德,護衛主人之千金尋父,卻凍死途中,臨終時,空中出現「南門大仙福德正神」九字。爾後土地公廟又稱福德廟、福德宮。

土地公也是台灣最普遍的信仰。台灣的土地公信仰源自於元朝末年(1360年),盛於明朝鄭成功率軍渡海來台,閩粵居民集體移民來台時期。按增田福太郎所著《台灣宗教信仰》中記載:「福德正神,本神俗稱土地公,與台灣的開拓具有深切的關係,雖為守護農業之神,但同時為鎮守土地之神,又是經濟之神,故廣受台灣人的崇敬。」 台灣有句俗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意指土地公無所不在,遍布城市鄉鎮。其形象多為滿臉皺紋、銀髮白鬍,手執拐杖、和藹慈祥的員外造型。台灣土地公的神職除了是村落、家宅、墳墓、水源、礦業的守護神,也是掌管農業的神祇,除此之外也是財神。《台灣省通誌》即言:「土地公亦為商人崇拜之財神」。台灣鄉間的土地公廟各有其特色,其中南投縣竹山鎮社寮『紫南宮』(《台灣靈驗寺廟全紀錄》中提到:「紫南宮原名福德寺」)則提供民眾借金生財的功用。 『借金』意為向土地公借錢周轉。光復初期,人民生活困苦。紫南宮本著扶助居民之精神,開放社寮地區居民向土地公求取『福德金』。在民國五十年代至民國六十六年期間,僅開放當地居民於農曆正月十五及十六日求取,金額上也少作限制。後因求取『福德金』之社寮子弟事業有成,吸引外地居民求取,紫南宮便開放為由社寮里民擔保,外地信眾可求取福德金之規定。後因求取信眾日益增多,民國七十二年起限制借金金額為貳百元,民國七十六年再改為借金金額上限為陸百元。此『借金』活動規模已擴及全台,目前更採用電腦化處理借金事宜。紫南宮土地公『借金』活動為台灣民間信仰中極為特殊之土地公廟。

相關文章

2023-11-06

謝水能是排灣族音樂傳統中口笛和鼻笛吹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之一。這項文化反映了排灣族的階級制度、生活形態、音樂特色和工藝美學,具有重要的保存價值。他擅長演奏雙管鼻笛和口笛,所呈現的音樂內涵包含了族群的古調歌謠文化資產,這在藝術和藝術史上具有價值,並且這些傳統音樂形式面臨著失傳的危機。另外,許坤仲先生在雙管縱笛吹奏技巧和製笛工藝方面也有優異的表現。

2023-11-14

福建同安族群於乾隆初年至大龍峒地區開墾,並將原鄉奉祀的保生大帝信仰帶至當地,大龍峒保安宮約在嘉慶十年(1805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起建而成。「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大龍峒保安宮重要的年度盛事,大正14年(1925年)4月7日的《臺灣日日新報》記載:「當市大龍峒保安宮。奉祀保生大帝,威靈久著。……六日午後為保生大帝神駕,出遊境內之日。過午各音樂團神輿等到保安宮齊集。于神輿遶境,全無阻礙,于是稻江附近各藝閣、音樂團,暨其他一切行列,……由午後一時半啟發,經大龍洞町、出大橋町、永樂町、遶太平町、日新町等。」為當時保生大帝誕辰遶境之形式、規模與範圍。大龍峒保安宮之祭祀與廟會習俗發展至今,信眾熱烈參與,為地方重要的盛典,戰後政府提倡節約祭祀,廟會的辦理規模較小,但是其格局與形式未有太大改變,保安宮於1994年以保生大帝聖誕慶典為核心,開展保生文化祭,包含遶境、過火、三獻、放火獅及家姓戲等民俗儀式及相關活動,並辦理藝文、古蹟導覽等教育推廣活動,反映在地迎神文化及大龍峒保安宮信徒社群的凝聚力。

2023-11-14

柳營舊稱「查畝營」,傳說早期於庄東「三角堀」有民宅13戶,奉祀「代天巡狩 遊王」香爐,至清中葉庄頭擴大為三甲內(三角堀、東甲、中甲),每3年一科憑神示選任爐主。1915年臺灣總督府祠廟臺帳記載,本地每3年一次舉行代天巡狩祭典,1933年臺南州祠廟名鑑亦載,查畝營庄之「代天巡狩遊王會」創立於1856年(清咸豐6年),證實民俗已存在百年以上。早先「遊王公」無固定廟宇、無雕神尊,僅以「一座香爐、一座王令」,輪祀於信徒宅第,至1968年(民國57年)始因神示擇地建廟,稱「代天院」,並確立13庄頭20聚落(跨越柳營、新營、鹽水、六甲)之境域。本民俗為大臺南地區少見內陸型王醮,表現急水溪流域中游之地方特色,居民高度參與,迄今已成地方信仰文化之重要環節,具不可取代之重要性。
Scroll to Top